■雷秋红 徐佳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区经信科技局紧紧围绕打赢“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重大工程,持续攻坚工业经济、大力深化创新改革,交出了一份份高分经科答卷——
2023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646.47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37.62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制造业投资269.5亿元,同比增长68.8%,制造业投资总量居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获评省经信系统考评先进单位,获评2022年度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两大核心区和两大协同区;助力全区成功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成效明显督查激励;数字经济综合评价得分133.6分,蝉联全省第四,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梯队;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实现5.16%,连续三年位列省、市第二;创新指数达253.6,蝉联全省第五,居省第一梯队。钱塘-龙游入围2023-202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名单,获省级财政激励资金3亿元……
以产业立基 锻造硬核发展新动能
钱塘以产业立区,拼经济就要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新城发展要求,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效应,全年共有136个制造业项目入库,助推31个用地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62个;“医学所、重离子、大飞机”三个省级强基项目累计投资完成5.68亿元,占全年投资额的167.06%;全区实现制造业投资269.5亿元,同比增长68.8%……虽是量化的数据,却记录和反映了钱塘打赢“经济翻身仗”的拼劲和成果。
立足“车芯药材航”五大主导产业增量提质,绘就钱塘产业集群大图谱。2023年初,钱塘就在“预备赛”中抢跑领先——集成电路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是全省唯一拥有“双核”的区(县、市),智能物联产业集群、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名单。以入围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该产业的 “六链融合”支撑起多维发展新格局。前不久,建设“中国医药港”的声音已经喊出,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钱塘作为“中国医药港”核心引领区,未来5-10年将加大建设力度和资源投入,奋力打造国内顶尖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先立后破”是钱塘产业发展行稳致远的基调,“立”在产业集群的厚重底色之上,“破”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上。
2023年以来,钱塘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不断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生物医药产业数据价值化、中策橡胶高性能子午胎未来工厂、创建数字企业引领智慧供热、柔性数据采集微系统、城市环境低空安全电磁防御系统五项成果入选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数字化车间、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累计入库32家、37家,累计认定杭州市“未来工厂”35家,认定总数连续3年保持全市第一,累计创建省级、市级制造业“云上企业”4家、15家。
与此同时,以点带面发展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是我区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抓手。通过组建智能物联工作专班,系统梳理智能物联产业发展现状及工作脉络,坚持“招商多元化、建设系统化、服务精准化”的工作目标,发挥“平台+链长”全区产业链辐射带动效应,加速智能物联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积极开辟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等未来产业赛道,做优厂房建设、企业服务、资金扶持等配套保障,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培育起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
从更新的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相关数据上看,目前,我区共拥有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规上企业98家,打造相关业态园区79个、专业园区10个,士兰集昕、美迪凯、之江新材料等65个亿元以上智能物联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可见,钱塘数字产业集群的创新策源力、大规模产业化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主导能力将持续提升。
钱塘产业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释放无限的发展动能?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聚焦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的实际需要,以“优存量、提质量、聚能量”多管齐下,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及工业综合体建设,变“项目等厂房”为“项目等企业”,实现“供地”“供楼”双轨并行。2023年以来,钱塘完成了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土地250宗,涉土地面积11452.85亩,已谋划和达药谷五期、六期等工业综合体项目18个,涉及面积294万平方米。
此外,统筹钱塘发展新空间、构建经济发展新平台的“三年百园”行动也在2023年底迎来圆满收官。自2021年以来,钱塘累计创建各级园区100个,包含省级园区30个,总占地面积超3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58万平方米。据了解,“百园”围绕钱塘五大产业生态圈而开发建设,将聚集起一批高附加值、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并将按照“一园一业一特色”思路提质各类园区,建设既有大而全、又有小而精的各类特色园区,打造集群经济新高地。
以创新为帆 谱写科创强区新篇章
产业是创新的主战场,不断壮大的“头雁”“雨燕”“雏鹰”“凤凰”“俊鸟”五大企业集群“排头兵”也在这片围垦地上打下科创累累战果:2023年2月,飞机复合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全省十大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国产大飞机机身制造;9月,无介质全息AI机器人、围棋机器人、真激光光束设备、气味播放器等一批钱塘“智造”产品进入亚运村;11月,“钱塘20家高企入围全省500强”“钱塘新增45家‘省字号’研发机构”“钱塘再添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喜报不断传来。
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主体的培育也讲究“战术”:从业务条线单兵作战改为分片区兵团作战,围绕存量,聚焦增量,制定梯队培育计划,按照“培育一批,出库一批,替补一批”,滚动式更替高企培育库。截至目前,已认定头雁企业58家、雨燕企业276家、雏鹰企业1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8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0家;累计创建“鲲鹏”“雄鹰”培育企业分别为13家、3家。
此外,以五大企业集群、研究院、研究中心等为创新载体,通过研发项目立项、研发投入补助、人才引进培育等多举措并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54.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5.16%;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45.65亿元,增速78.8%,我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首次破5,连续三年稳居全市第二;创新指数达253.6,蝉联全省第五,居省第一梯队,综合反映了钱塘科技进步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的总体情况。
提升企业研发成果转化落地能力,才能将发明专利转变为创新发展的红利。为此,钱塘深入实施“两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运营起区级技术交易合同登记试点,为企事业单位500万元以下技术合同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分阶段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辅导,在知识产权体系建立、研发投入财务归集、科技成果合理转化等角度为企业把脉问诊,服务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深入推进科创改革提质增效,还依靠金融“活水”助力“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2023年2月,国家高新区成功获批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10月,创新积分在线平台正式上线,实现本区企业一键查询创新积分、一键获取可贷款额度、一键申请贷款支持等,开创性打通贷款“最后一公里”。
同时,作为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与市场监管局、钱塘科学城共同推出“@创钱塘”品牌,提供创新型企业培育、钱塘校融、博士专家入企、知识产权加速等6项科创增值化服务,打造形成“一类事”科创服务场景。迭代升级“钱塘校融”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在线构建供需荟、企智通等五类场景;推出“博士入企·一年有约”品牌活动,实现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目前,已累计入企博士520位,促成产学研合作584项,达成校企横向课题126项。截至目前,科创板块累计服务各类企业1263家,办件量1804件。
以党建为引 举好经科业务指挥棒
立足经信科技局核心工作,突出党建引领、争先创优、攻坚克难三大内涵,不久前,区经信科技局发布了钱塘经科的特色党建品牌——“追光纪”。
以创新企业“星河计划”为指引,精心谋划“追光纪”党建品牌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争先创优、攻坚克难三大内涵,制定政治领航、强基固本、服务中心等六大目标任务,全量部署“1258X”实施方案,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经科高分报表的背后,是一连串的党建密码,”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追光纪’可以进一步发挥党建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党建业务深融合,同频共建促跨越’新格局。”
区经信科技局自2021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业务。在固本培元,铸就思想“硬堡垒”下,精准谋划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理念,聚焦业务工作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完美地打好了2023年的“两仗”。
在打赢“经济翻身仗”中,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由局领导带队组建了6支党员攻坚小分队,化身“联络员”“指导员”“服务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助企纾困,经常周末无休沉入街道、园区开展产值挖潜,以“党建红”推动着钱塘工业经济运行“逐月上行、逐季回升”,逐步实现了“经济翻身仗”的“开门红、半年好、全年旺”。
此外,在“亚运攻坚仗”上,区经信科技局牵头钱塘区亚运信息技术组,制定了本组工作方案和城市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工作小组,在通信保障领域配置保障人员共181人、保障车辆34辆,每日出动检查组超100人次;派驻工作人员进驻保障协调组和亚运赛时指挥部,确保亚运信息通讯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亚运保障工作。
党建和业务融合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落脚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区经信科技局始终在党建引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走在前、作表率,在开展的“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和新一轮“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中,区经信科技局领导带头带队直奔基层、直面问题,走访调研企业百余次,深入了解研究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意见建议等情况,按照“五个聚焦”要求,梳理形成问题清单,逐一销号形成闭环,形成调查研究常态长效机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指导下,区经信科技局组织召开局领导班子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充分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五字诀,针对调研课题、破难情况、正反面典型案例等逐一进行剖析探讨,做到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使调查研究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
据了解,在落实惠企助企行动上,钱塘共派出37家部门599名区级助企员精准服务791家企业,2023年1-11月累计收集企业问题660个,已办结655个,按照“135”时效99%办结。截至目前,已解决646个,解决率97.8%,满意率97.8%。针对重难点问题,召开共性问题协调会3场、个性问题协调会15场、分管区领导提级协调会2场,解决重难点问题89个。
区经信科技局党组织还与区内高校、银行、企业等共6家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以共建红色“朋友圈”,进一步发挥“追光纪”党建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赋能新型工业化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