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宇翔
本报讯 怎样履行好代表职责,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怎样凝练形成、用心办好代表建议,让民声民意真正落地落实?怎样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当好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上,区人大常委会对20名2023年度区人大代表履职积极分子、10件区人大代表优秀建议、10件最满意的区人大代表建议承办件和5个区最美人大代表联络站予以通报表扬。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委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人大代表“沉下去”,民情民意才能更好地“浮上来”。一年来,代表们紧扣省委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市委打好“亚运攻坚仗、经济翻身仗”决策部署,聚焦区委中心工作,聚情民生关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童志华等20名人大代表被评为2023年度区人大代表履职积极分子。
迈步走在高水平建设产业新城、高质量打造一流新区的新征程上,钱塘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稳时代脉搏、找准发展方向。再翻开代表们“沾泥土、带露珠”的建议,一条条务实可行的举措,关乎着集体经济、路网建设、人才引留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大事小情。 (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当前,产业创新孵化载体总量快速增加,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孵化空间空置、高能级园区较少和专业运营缺乏等问题。”去年,丁武杰代表向区人代会递交了《关于依托优势资源,聚焦优势产业,打造高能级创新孵化新生态的建议》,结合钱塘实际提出引导产业园合理建设、强化链式招商孵化、培育聚焦多维度协同的创新生态能力等多条举措,为钱塘深化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高质量实现“三年百园”行动圆满收官提供了参考和助力,也成了人大代表建言献策、推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高质量提出代表建议,更要高质量办理落实,让代表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转化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钱塘实践。过去一年,由区社会发展局承办的《关于推进构建“10分钟健身圈”的建议》、区商务局承办的《关于构建“直播电商”在线新经济的建议》等建议纷纷落到发展实处、化为钱塘实景,让区内企业、群众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和便利。
“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收到的119件建议中,已解决或列入解决计划的占84%,建议承办单位与代表的面商率、代表对建议办理答复情况的满意率均为100%。”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建议提出到圆满解决,来往之间,百姓诉求逐渐清晰,代表建议愈发精准,政府举措更加高效。
会上,下沙街道医药港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白杨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新湾街道新商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前进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临江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等5个代表联络站获评2023年度区最美人大代表联络站。
一年来,这些代表联络站系统做好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文章,不断拓展丰富“联、商、督、促、智”功能。以医药港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例,作为钱塘首个专业代表联络站,这里为辖区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全国、省、市、区级人大代表提供了倾听企业需求、齐聚一堂研讨的平台,是集民智、汇民意,实现钱塘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钱塘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经验、走出了新路。
会上,金艳、姜广勇、许维、王婷婷等4位代表还走上发言台,与大家分享履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