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向人民报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4年02月04日 星期日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沙学堂:以课程定义学堂教育的美好未来

  ■陈霞 王盛

  钱塘区河庄小学又名“南沙学堂”,学校创建于1928年,地处钱塘江南岸,这一带都是南岸淤沙堆积而成,顾名“南沙”。半个多世纪来,学堂成长在钱塘这片潮涌之地,坚守忠信、守真、礼智、仁和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公为上、以德为荣,秉承“钱塘南沙,经世传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办学初衷,形成了充满学校特色的,集围垦精神、中华文化、国际视野和核心素养于一体的校本表达,即“学堂教育”。这一年,更是以“南沙双减”为指引,针对“学堂教育如何顺应美好教育基点,从‘传统’走向‘未来’?”这一课题,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年终答卷。

  课程变革实践探索

  学生成长在学校,关键在课堂,基于实践的传承与实际,学校提出“学堂新常态:基于支架介入下的课堂教学变革新实践”。首先,学堂是指一个更具浓厚学习氛围的课堂,它体现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更是一个师生成长共同体,既成就教师,又成就学生。其次,“学堂新常态”是指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导·放·展”三大环节,情境型、策略型、资源型、交流型四大类学习支架,改变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学堂新常态”的核心是支架融入课堂,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除了积极推动课改,学堂还以南沙“三种味道”为作业核心,推出1+X“双减”课程。“南沙作业体现以学为中心的育人价值观,对师生常态化的成长路径进行高质量设计与实施,体现‘传统文化’年的个性味道、‘五育并举’育的弹性味道、‘家国情怀’爱的人性味道。”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在基础性晚托的基础上,学堂还设立包括立德、睿智、习艺、长能四大板块,国画、茶艺、礼仪、国际象棋等30多门课程供孩子选择,2023年课程开设以来共计1000多名学生参与。

  在原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校于2020年开启了“1+X”课程,课程包括语言艺术类、高阶思维类、体育运动类、音乐艺术类、视觉艺术类等五大类多个课程,内容丰富,跨学科、多学科涉及国际理解教育。目前,创新推出的《基于国际理解教育下的“X课程”开发》已被评为杭州市第五批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此外,学校还积极创建“一班一品”建设,引进校外专业人员开展体育特色教学,努力促使体艺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如一年级开展羽毛球班级教学、二年级开展跆拳道、三年级开展乒乓球等项目,其中羽毛球教学是区队校办合作机制,全区的小学羽毛球运动员在这里集训培养,充分落实体艺2+1项目,人人有特长,个个会运动。

  育人模式转频调档

  观核心素养,品孩童成长。“解放天性,自由成长”是符合儿童天性的办学指南,南沙的育人模式主要以“南沙德育”为抓手,通过仪式教育、养成教育、特色教育打造德育品牌金名片。

  仪式教育助力成长与发展,学校要根据孩童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开展“学堂成长新样态”,如入队礼(融入政治教育)、成长礼(融入感恩教育)、毕业礼(融入生命教育)等。通过统筹规划六年的学习生活,如低段年级开设“入学入队”仪式教育,中段年级开设“见证十周岁”“劳动体验周”等教育,高段年级的“毕业修远”“野外求生课程(研学活动)等,从而拓宽视野、拓展技能,使其养成必备的学习品质与生活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

  除了“仪式教育”,学堂还通过“养成教育”深化“南沙德育”品牌建设。如做实“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公共空间德礼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十不一问好教育”、南沙“三卡”活动、南沙“五星少年”等德育课程以及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礼仪行为规范标准,提高师生德育践行价值。

  非遗进课堂、南沙新劳动教育、周五生日面故事、“小小心理咨询师”、 学科特色节、阅读马拉松……学堂丰富的特色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点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办学样态升级定义

  有什么样的校园,就会生长什么样的故事,就会走出什么样的人。学校的孩子靠教师培育,教师是学校最大的财富。随着不断地优化教学环境及氛围,学校教学由“重管理”转向“重指导”,整个班子成员由“求威严”转向“求威信”,能做到敢管大事、善抓要事、甘做杂事、勤梳碎事、乐行小事。

  同时,学堂也在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师资建设。如引领学科伙伴建设和个人专业规划,强化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师徒组合的课程文化攻关团体作用,以及树立“名课程”培育意识,力争“名课程”不断涌现,为“甲子南沙”之梦添设美丽画面。

  “晨间出学风,课间有玩风,午间见班风,夕间健康风。”学堂坚守“善意、诗意、创意”理念,不断关注孩子健康增量、知识增量、智慧增量、品德增量、情感增量、行为增量等,着力提升学生素质。如今走进南沙学堂,扎实的学风随处可见。课堂上紧张严肃,课堂下自由舒展,是南沙院落常见景象。

  学堂之美,美在有沙地文化影子、有围垦文化根子、有潮文化印子。在这里,可以窥见南沙孩子喜欢的那一湾钱塘江,那一方特色院落。挖掘学堂之美,学校将“六大核心素养”与围垦精神、南沙文化及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相结合,形成了拥有围垦精神、中华文化、国际视野和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这里的起承转合,看到了“学堂教育”的美好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两会·新闻
   第03版:两会·新闻
   第04版:两会·新闻
   第05版:两会·新闻
   第06版:向人民报告
   第07版:向人民报告
   第08版:向人民报告
   第09版:向人民报告
   第10版:向人民报告
   第11版:向人民报告
   第12版:向人民报告
   第13版:向人民报告
   第14版:向人民报告
   第15版:向人民报告
   第16版:向人民报告
~~~
~~~
钱塘新区报向人民报告12南沙学堂:以课程定义学堂教育的美好未来 2024-02-04 2 2024年02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