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徐红燕 通讯员 汪立成
“一号链接还有8单,一整套下来非常划算,先到先得!”工作日下午4点,在花西子抖音直播间,1300多人在线,弹幕滚动,主播认真讲解着产品及“双11”的优惠。
这份热闹,同样渲染着花西子的办公大楼。“奋战双11”的标语随处可见,让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和信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凭借着这份独具特色的东方韵味和产品迭代,这几年,花西子在国货彩妆行业中迅速崛起,并获得国货彩妆销售量第一的好成绩。“双11”的购物狂欢,成为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节点。
这两年,直播电商新业态迅速发展,激发出了更大的消费潜力,也让“双11”的购物狂欢开辟出了更大的“战场”。众多像花西子这样的头部直播企业在各大平台拥有巨大的流量密码,即便“双11”的热度远不如早几年,但依旧能获得这场“狂欢”的偏爱。
同一时段,在钱塘区瑞纺直播基地的五楼,似乎并没有刮起“双11”的热潮。
这里是杭州市最大的直播基地之一,1300多家公司,在这里书写着传奇的创业故事。
36岁的施科斌,穿着一身休闲装,眼睛里透着一丝疲惫。10年前,施科斌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专做家居服代运营的“电商人”。这种“疲惫”,是这个“老电商人”每天高强度工作留下的“后遗症”。
“日常备货量已经很充足,中小型直播企业很难再从‘双11’的流量池获得流量。如果一味地降低价格,并不是一家企业长期发展之道。我们今年已经不参与‘双11’的狂欢了,所以并没有增加备货,每天销售量差不多就已经饱和了。”施科斌笑道。
去年,是直播行业的最大风口,无数直播间涌进这个流量池,也造就了平台“天天‘双11’”的盛况。也就在去年,施科斌从九堡搬到了现在的瑞纺直播基地,近600平方米的空间,他开设了两个直播间。
和施科斌一样,自去年搬进瑞纺的还有刘浪。他专做运动服饰直播间,今年也避开了“双11”的风口。去年,他单靠一个直播间单日销售额达1400万元,这辉煌的一天,却并非发生在“双11”期间。
“双11”倒计时两天时,瑞纺直播基地的负责人程友明看着大楼中间宽敞的广场,叹了一口气。他的手机里,依旧保存着去年这块地方快递堆积如山的视频,“今年变化确实很大。”
“变化之大”,一方面是瑞纺直播基地正在进行改造升级,一部分店铺暂时没有在里面,另一方面是基地里主要中小型直播企业对“双11”呈现出“疲软”状态,主动避开流量口,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瑞纺也将在今年完成钱塘区专业化直播基地的打造,“相信这里将会每天都上演‘双11’的狂欢。”程友明对此充满信心。
深夜降临,瑞纺直播基地大楼的点点灯光陆续亮起,“三二一,上链接!”在这栋楼里,电商人又度过了忙碌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