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东沙湖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35岁,应该这样化“危”为“机”

  □特约评论员 顾俊民

  35岁竟成“职场老人”,一过了35岁似乎就很讨人嫌……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之下,一种日益突出的“35岁现象”引发网友热议,不仅公务员招考年龄要求35岁以下,很多企业也将准入的门槛限定在35岁,35岁俨然成为职场“生死线”,也成为不少网友吐槽的“梗”,不过,日前杭州市某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在“招聘条件”一栏中,年龄一般要求在1985年5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高级职称的在1975年5月1日以后出生。从中可以看出,该局在这次招聘中对应聘者的年龄要求是区别对待的,并非是35岁“一刀切”,而这样的年龄设置是理性的。

  众所周知,“35岁”已经是求职者的一道门槛,隐形而坚硬地矗立着。大多企业不会公开对年龄设限,但有些HR表示,“35岁以上的简历根本不会看”。受去年疫情影响,许多35岁以上求职者感受到了冲击。站在35岁的门槛,面对切换职业发展轨道的选择,是主动往前走一步,还是被动陷入僵局?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引发了广大网友对“35岁求职危机”的关注与讨论。这场由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引发的用人招聘话题,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抓住了大龄青年就业难的社会痛点。从客观效果上讲,“35岁现象”确实存在,它已经成为多数用人单位“集体认可”的标准,并已成为职场的一条“生死线”。

  其实,把“35岁”作为招聘录用的一条年龄杠,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限制。35岁正处于人生年富力强的时候。这一群体经过这么些年的职业历练打磨,他们在工作能力、人情世故上都处于事业的成熟阶段。他们身上依然拥有足够的职业“红利”。这是其一。其二,随着法定退休年龄的上移,就业群体的年龄中位数也相应提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仅为23.9岁,而2020年提高到38.4岁,预计到2035年将高达45.0岁。同理,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后,就业群体的年龄中位数也会相应的提高。因此,35岁这个年龄在职业生涯中还显年轻。其三,“不拘一格降人才”,越是重要的岗位,对求职者的年龄限制就会放得越宽。高明的企业管理层是不会以年龄为就职条件的,关键是根据岗位的需要。某区教育局对具有高级职称的应聘者放宽了年龄要求,就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其四,要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尽量避免“35岁现象”。从企业、社会层面出发,建构现代社会需有更多的包容理念。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者,也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因此,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其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的年龄设置应该成为社会的示范。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有助于盘活35岁至50岁劳动人口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应对我国即将步入的老龄化社会。再从整个就业市场看,降低公务员行业招录的年龄门槛,有利于带动和影响其他行业,从而激活整个劳动力市场。在放宽公务员考录年龄限制的同时,要与拓展公务员考录职级层级配套实施、统筹考虑。比如,将报考职级从主任科员以下,提高到二级调研员以下,或者开放一些技术岗位相应职务等。也可以在保持现有政策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在一些地区或职位“开口子”进行试点。这些对就业市场都具有风向标意义。

  再深想一层,35岁是个“上不去下不来”“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据统计,目前至少有2亿人口正处于35岁前后。如果他们真的焦虑,对于整个社会将意味着什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城事
   第07版:东沙湖评论
   第08版:教育
   第09版:公租房
   第10版:公租房
   第11版:公租房
   第12版:公租房
~~~
~~~
~~~
~~~
~~~
钱塘新区报东沙湖评论0735岁,应该这样化“危”为“机” 2021-05-21 2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