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东沙湖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乡村文化风” 成为新时尚

  □特约评论员  张新华

  “美丽向公我的家,以公为上爱中华。家家户户讲道义,理德传承进万家。诚实守信人之本,齐心反防欺骗诈。法治建设不落后,遵纪守法顶呱呱……”在钱塘区河庄街道向公村文化礼堂里,村文化员张本治带领村里的草根演员,正在排练绍剧《美丽向公我的家》,这是他亲自动手撰写编排出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详见本报2021年11月3日4版)。

  77岁的村文化员张本治,却是村民口中的“文青”,年轻时他就爱好文艺演出,到如今年近八十,仍然经常带领一群村里的草根演员排练一些文艺作品,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村文化传播开来。这些琅琅上口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也有了新的玩法,并在向公村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农村文化的新时尚。

  近年来,钱塘区农村传统文化元素逐渐渗透进村民的生活里,一些反诈欺诈、法治建设、乡村振兴等题材正通过歌舞、独唱、越剧、绍剧、莲花落等形式传播给广大村民,并在村级文化礼堂T台上走出了“乡村文化风”;这些“乡村文化风”里的草根演员前所未有的完美演出让村民倍感新鲜;从而不断推动着乡土文化繁荣发展,这种农村传统“乡村文化风”更多地代表着当下乡村里一种主流的消费理念和文化,反映了村民文化消费升级已经从物质方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同时也反映了农村文化正一步步走向自信,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掀起“乡村文化风”更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象征。显然,象村文化员张本治这样农村文化底蕴深厚,风土人情迥异的词曲,已成广大村民的最爱。毋庸置凝,重视和传承钱塘人深远的传统农村文化,就可以在博大深厚的农村文化中找到书写钱塘的美好未来,绘就钱塘的壮阔蓝图的“底气”。不过,我们还是要加强创新,增强农村文化活力,广大村民对农村文化的需求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现在钱塘不断追求品质更高、种类更多样、体验更美好,拥有更多的农村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的产品。所以,掀起“乡村文化风”还要把握好钱塘人的需要,根植深厚的钱塘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扩大“乡村文化风”的影响力。

  让“乡村文化风”成为一种时尚,让钱塘人不断坚定对于传统“乡村文化风”的认同,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并且不断发现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钱塘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最终成为优秀传统钱塘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弘扬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益智
   第05版:东沙湖评论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幺幺零
   第08版:公告
   第09版:公告
   第10版:公告
   第11版:公告
   第12版:专题
~~~
~~~
~~~
~~~
~~~
~~~
钱塘新区报东沙湖评论05让“乡村文化风” 成为新时尚 2021-11-19 2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