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莹 郁佳炜
2021年7月14日13时30分,钱塘新区供电公司辖区(含九堡、彭埠)负荷创历史新高,达222.3万千瓦,占杭州全社会最高负荷的12%。目前,钱塘区电网运行平稳,全社会供电正常有序。
2020年,钱塘区全年累计用电量122.37亿千瓦时,位居杭州区县第二。2021年上半年,钱塘区完成高压业扩项目190个,合计新增容量50.39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64.79%。强劲的电力增长背后是钱塘区电网的网架转型升级。
钱塘区电网被钱塘江天然割裂。其中,下沙区域主要由500千伏乔司变电站和3座220千伏变电站、11座110千伏变电站供电;江东区域主要由绍兴500千伏古越变、杭州500千伏萧围变供电及5座220千伏变电站、11座110千伏变电站供电,随着钱塘区成立,电网建设也正加快推进。
十四五期间,钱塘新区供电公司计划投入电网投资43.98亿元,计划建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共计11座。其中220千伏项目2个,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96万千伏安;110千伏项目9个,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90万千伏安,以满足“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发展需要。
在钱塘区,围垦区域位于钱塘江入海口,地势平坦,极易受雷暴、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且部分区域道路不通,只能依靠运维人员步行巡视,而围垦区域架空线路平均供电半径超过了11公里,每次故障时需耗费大量时间巡视查找故障点。为破解这一困局,钱塘新区供电公司仅历时4个月在围垦区域投运杭州首个35千伏公用预制舱式变电站。
该公司还先后投运了杭州首条电压型合闸速断式就地自动化线路、首条光纤自动化架空线路、首条配网故障行波精准定位架空线路,研发基于气象大数据的配网故障风险预警系统。目前,钱塘区供电可靠性高达99.9929%,年户均停电时间为33分钟,较两年前的124分钟下降了73.4%,位列全省第二。
绿色发展助“双碳”
近日,钱塘新区供电公司与杭州格力公司党支部开展“助力双碳目标、双力(电力、格力)共前行”支部联建活动,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助推氢电耦合项目。
氢电耦合项目将依托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氢能支撑直流微网等关键相关技术,充分利用江东柔直电源系统,新建一套氢电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实现电网谷电+新能源制氢与氢燃料电池发电的耦合,达到电网调峰与新能源的就地消纳目标,推动城市清洁低碳发展。
“一天就通电,供电公司还承担了表前的电气和土建的费用,我们一分钱没花,真方便!”晓春城小区的住户朱女士感谢道。近日,钱塘新区供电公司在晓春城等小区开展充电桩电表申请的咨询、受理及其他用电咨询活动。符合安装条件的客户当天即安排充电桩电表申请流程,验收合格后当天即可送电。
杭州市区域号牌限行新政发布以来,钱塘区下沙区域范围内(白杨、下沙街道)充电桩申请报装业务比去年同期新增43.3%。该公司结合公共充电车位、老旧小区改造,联动各方持续推进社区居民充电设施建设,主动延伸电网投资界面,便民高效的个人充电桩申请流程让消费者更放心、安心地选择新能源汽车。
钱塘供电还策划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理念,联合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综合供能站3座,完成低电量充电站点迁改3处,高效运营充电桩站点33个,月充电量达30万千瓦时。推进厨炊、采暖电气化,实现传统散烧煤、瓶装液化石油气全替换,建设绿色校园,推动学校接入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打造商业餐饮“全电厨房”,提供家居绿色用能“一站式”解决方案。推进“供电+能效”服务,提升企业能效认知,推动出台企业能耗指标,监测高耗能企业能耗,促进政府开展企业绿色用能认证。
除此之外,钱塘供电加强政企联动,在市内率先促成地方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立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区级政策文件。推动智慧谷大楼、临江环境固废循环经济园等综合能源项目,推进柔直二期风光储、格力氢电耦合等多元弹性低碳工程。配合钱塘区申报全省唯一国家级能效引领示范区,协调综合能源公司对接省能源局、区经发局,谋划能效评估、节能改造、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等“双碳”行动举措。
学史力行解民忧
“单元楼里的电梯装好了,上下楼终于方便了。”62岁的林妙芬家住白杨街道金沙学府4楼,最近刚做完手术的她出入要靠轮椅。近日,得知自家单元楼加装了电梯,林妙芬赶紧让儿子推她下楼活动。
离林妙芬住的单元楼不远处,国家电网浙江电力(杭州钱塘)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周华锋和田汉霖正在验收小区下一批加装电梯配套电力迁改工程。
在杭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已连续第四年被列为杭州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今年4月,《杭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通过地方政府规章来规范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供电公司推出“以电连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服务举措,开展民生实事电力支撑服务,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接电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载体。该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加快涉电业务流程,快速推进加装电梯电力管线迁改及电力增容,并在各属地单位成立加装电梯工作临时党支部,以“电力+社区”“党员+群众”的双重网格模式推进加装电梯电力配套工程落地。
周华锋和田汉霖所在的钱塘新区供电公司今年计划完成100台加装电梯的配套电力工程。当前,钱塘区共有14个小区正在开展加装电梯工程,地域分布在钱塘江两岸的临江区域和下沙区域,负责加装电梯通电工作的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跑6个街道的不同小区。钱塘新区供电公司加装电梯工作临时党支部摸索出了“停电+带电”作业新模式——在加装电梯的配套电力工程中,尽可能安排线路带电迁改或增容,将配套工程停电时间压缩至原来的50%。
加装电梯是一个复杂工程,牵涉面广、技术性强,且涉及住建局、社区居委会、施工监理单位等多方。“我们主动联系多个部门开‘圆桌会’,加强沟通配合,加快加装电梯配套电力工程的进度。”周华锋说。在服务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之余,周华锋所在的临时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前往四明山革命老区开展“红色走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该公司还结合属地特色,在共裕村等地统筹推进电力驿站建设,并以驿站为对内阵地和对外窗口,为广大村民提供家门口的电力服务。2020年以来,钱塘区“一次都不跑”办电次数多达28853件,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供电公司推进营商服务再提升十大服务举措和五大阳光智慧办电工程加快项目落地进程,将平均办电时长缩减40%,让优异的电力营商环境成为招商引资的“金招牌”。
在用户办电方面,供电公司通过“网上国网”推行业务线上办、网上办、指尖办,提高了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区水电气网4+1+1协同报装“一件事”改革,推行“阳光业扩+网上电网”服务模式,线上主动获取政府备案的企业项目,超前开展电网配套项目储备与实施。
党建引领促提升
7月14日,在钱塘新区供电公司党委“党建责任区”二季度分享会上,该公司党委委员逐一分析各自联系的党支部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融入中心工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剖析短板与弱项,增进交流与互助。
今年来,钱塘新区供电公司党委开展党委班子“党建责任区”建设,由党委班子成员承包指导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构建“班子成员指导、部门支撑、支部发力”的推进机制与“季度评分、半年交流、年度评比”的工作机制,促进“一岗双责”落实,推动专业工作提升。
该公司构建了党委班子7方面30条标准的评价体系,内容包括政治站位、组织建设、思想教育、融入中心等党支部基础建设要点。在组织建设方面,该公司党委要求党委班子成员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同时,将中心组学习收获传达到“党建责任区”党支部的每名党员,并每年至少为“党建责任区”党支部讲一次党课。
7月13日,钱塘新区供电公司党委委员在参加临江供电所党支部支部大会时,建议该支部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立足钱塘区的发展定位和实情,用好国家电网浙江电力(钱塘)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载体,做深做实“12345”服务专员制等各项工作举措,为钱塘区高端制造业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为了确保党委班子“党建责任区”建设常态化开展,钱塘新区供电公司党委结合每季度开展的党支部台账互查,为季度工作开展情况评分,并进行通报;每半年度在党委会上交流抓“党建责任区”工作,取长补短;每年度根据评价标准,评选优秀责任区,并在年度考核中予以考虑。
截至目前,钱塘新区供电公司党支部标准化、“三会一课”完成率、党员发展合规率、按时换届率、党建系统维护率全部实现100%目标;“党建+中心工作”初显成效,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压实,供电可靠性、客户服务满意率等指标优秀;外力破坏管控平台等各项创新成果在钱塘区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