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慧敏
疫情面前,任何一环都不容忽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消杀人员每天承担的环卫作业量也在增加。
早上8点,前进街道垃圾站点内,消杀工作人员谢成焕换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橡胶手套,背上满满一罐的消毒液,对着垃圾集中清运点内的所有垃圾桶进行统一消毒。
对准垃圾桶,左手下压三次,右手按一次,像这样的一系列动作,谢成焕要重复几百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清运消杀作业,对生活垃圾和废弃口罩投放点进行清运消毒。”谢成焕向记者表示,清运消毒是他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面对着百余个垃圾桶,即使一鼓作气,一次完整的消杀作业,也需要花近两个小时。“垃圾桶桶内和桶壁都需要消杀,有时候光翻开一个个的桶盖,就会花点力气,做下来也是汗水湿透。”
如果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谢成焕会和往常一样,驾驶着电动冲洗车行走在他的“一亩三分地”,守护着前进的干净与整洁。而现在他却主动请缨,将消杀工作牢牢地“背”在自己身上。
“做好疫情期间的清运和消杀工作,保护辖区居民的健康,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现在虽然天气有点冷热不定,但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消杀工作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且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需要在15分钟内抵达现场。有了去年抗疫防疫的经验,消杀作业对谢成焕来说轻车熟路,每天早上8点,全副武装的谢成焕会准时出现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第一轮的消杀工作。“消杀作业是抗疫防疫成败的关键,把好这一关,助力战胜新冠病毒。”
“尽量穿贴身的合适的衣物,背起消杀箱就能轻松点,要保证每个垃圾箱全面的消杀,包括箱底,一定要不留死角,一些废弃口罩收集专用桶、健身器材这些公共设施,就需要用喷雾器,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这些都是老谢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
这两天,除了常规的消杀工作,他还与队友承担起了前进街道帮助居家隔离人员代投生活垃圾的保障任务。放置垃圾回收桶、每2小时场内外消杀、检测完毕后进行全面消杀……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这14个小时,他始终坚守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