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天200多通电话 彻夜坚守 只为让信息更精准
闻潮社区卫生中心医护人员为密接、次密接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通讯员 李向丽 摄

  疫情就是命令。闻令而动、全城响应,党员干部、医务警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纷纷冲在一线,为了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们放弃周末,放弃团聚,彻夜工作。与病毒赛跑,与疫情夺时,他们顶着疲惫和寒冷,用心守护着全城安全,他们展现担当、扛起责任,书写着“我们都是钱塘人,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大爱。

  ■记者  谭敬  通讯员  王俪婧  梁超群

  “妈妈,你怎么还没回来呀?我和弟弟都在等你呢!”12月7日晚上10点,叶菲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此时,她正坐在七格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里,对照着电脑上的一行行表格信息,核对社区疫情排查数据。

  作为下沙街道七格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工,叶菲在社区工作已有9年。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始以来,核对社区的疫情排查数据就成为她的工作内容之一。近日,杭州再次出现新冠确诊病例,她的工作相较于往常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加班到深夜12点,成为她这两天的工作常态。

  “我每天的任务是,先将街道下发的数据自行消化一遍,抓住表格上的重点内容,打电话给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和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居民,核查具体情况,然后将核查到的信息反馈给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情况对居民采取隔离或居家观察措施。”叶菲用略微沙哑的声音告诉记者,这两天,每天她都要给居民打去大约100通电话,还会接到居民打来的100多通咨询电话。碰到不理解或有疑惑的居民,叶菲会先安抚他们的情绪,然后细致耐心地向他们解释防疫规定和要求,直到其完全理解接受。她说:“有时一通电话要打上一二十分钟。”

  在做好疫情防控基本工作的同时,叶菲也在尽自己所能满足居家隔离群众的需求。12月9日下午2点,正在工作的她接到这样一通电话:“您好,我是正在隔离期的小姚,因为不会做饭,这几天吃的都是外卖,特别想念家里妈妈做的饭菜,能不能麻烦您帮我送一趟。”“好的,您把家里的地址发给我,我让巡防人员帮您送过去。”挂掉电话,叶菲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巡防人员,向其说明了小姚的情况。巡防人员得到消息,立刻赶往小姚父母家中,从小姚母亲那里取来了刚做好的饭菜,又马不停蹄将它送到了小姚手中,让正在隔离的他吃上了一口热腾腾的“家的味道”。

  在叶菲的儿子、女儿眼里,“妈妈是一个超人”。因为,每当孩子哭闹着找妈妈的时候,家人都会告诉他们,“妈妈在和疫情战斗,她在保护大家。”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其实,这不仅是在保护群众,也是在守护我的家人。我会继续坚守,希望杭州能守住疫情,挺过这次难关,尽快好起来!”叶菲说道。

  其实,自杭州疫情发生以来,像叶菲这样负责疫情数据排查的社区工作者在下沙还有许多,杭铣社区的陈子杨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在上下班路上要花费2个多小时车程的他,为了确保工作圆满完成,特意避开高峰时间,早上7点多就出门,晚上12点才到家。陈子杨表示:“有段时间,我妈都心疼地说她已经连续两三天没有看到过我了,对于家人我是愧疚的,因为陪伴他们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温柔的母亲披上“铠甲”投身战“疫”,孩子牺牲陪伴父母的时间驻守一线。作为父母和子女,虽然在家人面前没有“过关”,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共同的家园,给钱塘的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真诚的答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街巷
   第06版:蜀山副刊
   第07版:教育
   第08版:亚运钱塘
~~~
~~~
~~~
~~~
翻桶、消杀、盖桶……~~~
钱塘新区报专题03每天200多通电话 彻夜坚守 只为让信息更精准 2021-12-13 2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