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红燕 通讯员 江湖飞
“健康码变黄变红怎么办?”“变黄变红后又哪些方面的影响?”“如何才能转回‘绿码’?”……这两天,浙江疫情再次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健康码变色问题、行程码带星号问题都成了热门话题。
在钱塘区下沙街道智格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里,杨军忙得不可开交,整理大数据后台新上传的数据,将这大批进行核查,方便第一时间对社区居民健康码问题做出相应处理,让居民放心。
“昨天晚上九点多我们从徐州回来,健康码由绿变黄,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所措。这时,社区工作人员杨军打来了电话,耐心解说,半个小时左右我的健康码又重新变回绿色了。事后在想,这么晚了,他们还在坚守着,为社区的祥和稳定默默努力付出,真的非常感谢。希望我们大家也对他们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少些抱怨。”前几天,在智格社区退役军人工作群里,居民诸先生发送了这段话,很多居民在群里纷纷为杨军竖起大拇指。看着群里居民不断弹出的“大拇指”,腼腆的杨军心里也是暖暖的,在他眼里,工作辛苦一点没关系,能得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才是最大的动力。
作为社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这两年疫情防控期间,杨军成了智格社区的“电话联络员”,24小时手机不关机随时待命,几乎是他的生活常态。“有的时候,居民的健康码突然变黄变红,第一时间是很慌乱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得向社区工作人员求助,所以我们要每时每刻都‘在线’。”杨军表示。最忙的时候,杨军一天接了200多个咨询电话,在便民服务中心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健康码对居民日常出行有着重要影响,在获得最新数据后杨军总会在第一时间与居民取得联系进行信息核实,“如果情况是准确的,我们就及时采取管控,如果居民确实没有去过高风险地区,考虑到他们的日常出行,及时要把信息反馈上去,便于相关部门以最快时间给他们转码。”这两年来,杨军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尤其是和居民沟通方面。“要耐心引导,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困惑。先理解他们,才能做到让他们理解我们的工作。”除了电话沟通,必要时杨军还要和同事一起上门走访,尽可能地排查到位。
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基层工作人员往往是织就这张防控网的重要绳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很是辛苦,所以‘坚持’二字显得尤为可贵。”杨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