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钱塘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非遗底蕴绽放时代芳华

  特约评论员  张新华

  春节期间,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即联合国驻欧洲总部“万国宫”展出了来自中国各地剪纸艺术家的61幅作品,其中来自钱塘的剪纸艺术家蒋旭丹的作品《福禄吉祥·应有尽有》亮相活动现场,“圈粉”无数。

  悠悠文明,积厚流光。钱塘是个新兴的城区,也拥有厚重的积淀。它因围垦而生,因改革而崛起,因产业而繁荣,因创新而变革,现代气息浓郁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钱塘剪纸艺术“货真价实”、名不虚传,既有重大文化价值、经济意义,亦为群众精神生活所需要。

  钱塘剪纸作品亮相联合国,值得点赞。当前,要发掘好、研究好、填补好、完善好钱塘文化艺术“拼图”,让非遗底蕴绽放时代芳华,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钱塘对非遗的运用与保护工作获得长足进步,非遗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以剪纸艺术等为代表的一批非遗技艺,始终以中国传统美德与美好祝愿为设计核心,完美融合了形式美、色彩美和寓意美。非遗传承者们把钱塘日新月异的变化,把钱塘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对钱塘繁荣富强的祝福深深融入艺术之中,通过文艺作品向世界呈现钱塘的美丽画卷,让钱塘的文化内涵愈加丰富、文化图景越发鲜活,文化底蕴更加厚重。

  可以说,钱塘剪纸作品亮相国际舞台,是钱塘非遗的延续,也是钱塘乡土文化的深耕,是地域美学的艺术转化,也是非遗的人民性内涵呈现。这也再次启示我们,文化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要演绎好、表达好,要从乡土走向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非遗作品需要通过更丰富的“表达”、更高的“曝光度”,让艺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此,对于非遗的保护,钱塘人要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保护不是将非遗作品藏于民间、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它们“活”起来,通过更加丰富的艺术表达、内容表达、情感表达,更好地走进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同样,也要“用”起来,变无形为有形。特别是这次剪纸部分作品还被收录进《中国剪纸》教材,成为传承剪纸艺术的生动范例,引一众围观者点赞和热议,进而充分展示了钱塘非遗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当下,钱塘上下要紧紧围绕文化强区建设所设定的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守正创新、笃行致远,让深厚的非遗底蕴化为钱塘文化强区的“满天繁星”,让世界领略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钱塘人家
   第04版:钱塘时评
~~~
~~~
~~~
~~~
~~~
~~~
钱塘新区报钱塘时评04让非遗底蕴绽放时代芳华 2025-03-14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