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暑。每年的盛夏时节,蚊虫滋扰都成为人们面对酷暑的一大困扰。
蚊子的种类很多,分布情况也不同。目前新区主要的蚊子类型是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库蚊可能会传播乙脑、疟疾,白纹伊蚊则是登革热,传染登革热可能会发热,肌肉疼痛、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需要临床诊治。
蚊帐、维生素B1液、艾叶,甚至还有高科技手环……为了驱赶蚊虫,百姓都费尽了心思。那么,这些驱蚊办法是否真的安全有效呢?
这些驱蚊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类是坊间流传的“土方子”,如碱水驱蚊,维生素B1液体驱蚊,橘子皮点燃驱蚊等纯天然物品加工,利用气味等熏赶蚊虫。那么,传统“土方子”的效果如何呢?新区疾控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碱水驱蚊,主要是利用了蚊子的孳生习性。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但若水中碱性强,蚊子就无法孳生虫卵。但根据现实情况考察,一般夏季空气流通性强,蚊虫活动频繁,此法无法从根本上防止蚊虫的叮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蚊子的繁殖。
“抖音同款,零毒驱蚊。”这是某网店打出的驱蚊手环广告。店家介绍:“手环无须充电,直接佩戴在手上,利用驱蚊片就可在周身一米内防止蚊子的叮咬。其原理是靠天然驱虫植物精油分子的散发遮住人体的气味。”不过据2018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开展的,对此类50多种纯植物蚊虫趋避剂产品的比较试验报道,这些产品实际效果与其宣传相符的并不多。
科技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驱蚊领域。用手机下载驱蚊软件,利用超音波驱蚊是近年来新发明的驱蚊方法。“这是模拟蚊子的天敌蜻蜓等频率以达到驱赶叮人的雄蚊子效果的一种方式。”中国声学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新型驱蚊方式看似高端简洁,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特别明显的效果。
到底什么方法最有效?新区疾控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蚊子从4月份开始活动,至11月份均是高峰期,“目前正值蚊虫繁殖高发时节,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花露水、蚊香这些传统方法还是最为可靠。”
据了解,获得农业部批准文号的合格灭蚊产品花露水含有驱蚊酯,蚊香含有氯氟醚菊,这些都是驱蚊的有效成分,当它们挥发到空气中,蚊子接触后会死掉,但对人不会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