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笑瑜
通讯员 俞佳君 洪江生 金梦娜
本报讯 1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载文章《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引发热烈反响》。
文中提及,临江高科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冯宝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钱塘通过招引像拜耳作物科学这样在精细化工板块的头部企业,为拓展临江高科园的转型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冯宝林提到的拜耳作物科学项目,正是钱塘区在进博会首日收获的“开门红”:11月5日,钱塘区与拜耳作物在进博会现场进行项目签约,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项目正式落户钱塘。该项目将在临江高科园投资建设新的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相比现有供应中心将进一步提升产能,配备制剂包装设施,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完善的一体化管理体系(IMS)和德国统一标准。
据悉,项目总投资超3亿元,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既标志着拜耳作物科学在华的投资发展不断深入,也推动钱塘区引入高端植保智造能力,进一步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效应。
拜耳和钱塘的缘分始于2000年。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拜耳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设立的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是拜耳作物科学在中国的法人实体,也是在中国的唯一一家工厂。如今,拜耳与钱塘已历经二十余载共同成长,是真正的老朋友和好伙伴。
正是基于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拜耳确定继续在钱塘投资建设新供应中心,持续加大在华投资。钱塘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拜耳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服务,与拜耳继续保持合作共赢的友好关系。此次签约,不仅是前二十余年合作的结晶,更是迈向下一个二十年的良好开端。通过此次合作,钱塘与拜耳将继续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11月10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下帷幕。在全球疫情背景下,第五届进博会的如期召开意义深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展示窗口,进博会秉承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同开放的决心。钱塘与拜耳在大会期间进行项目签约,正是对进博会精神的完美阐释,是双方携手迈向共同合作,融入世界经济的一大步。同时,今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和拜耳在华140年,这让项目的落地更具里程碑意义。
此外,进博会期间,辖区企业东芝、松下、泰尔茂、优科豪马组团参加第五届进博会“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浙江展区展示活动,占杭州市入选企业近一半席位,充分显示钱塘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擘画对外开放新蓝图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