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基诺 通讯员 潘天雨
养老牵动着万千老人的心,也牵动着老人的钱袋子。购买保健品、红酒投资……这些真的靠谱吗?所谓的“高收益”,真的可以兑现吗?区委政法委近日以案释法,揭露“银发市场”的花样骗局,传播法律知识。
虚假中奖诈骗瞄准老人养老钱
“您好,我是中老年保健协会的客服部工作人员,我们协会近期推出关爱中老年活动,恭喜您获得精美礼品——价值128元的保健品一份!”
“哇!这么好!”接到电话,钱大爷(化名)难免有些心动,“这个协会的名字听起来比较正规,保健品也是我听说过的鱼油。我想着,只要支付运费就可以拿到一份保健品,还能免费参与抽奖活动,自己不吃亏。”
而事实上,钱大爷接到的电话来自某网络电信诈骗团伙的“首单部(客服部)”。他们使用公司系统软件拨打电话,自称“中老年保健协会”工作人员,向中老年人赠送保健品,并以快递费、检测费和保价费等名义收费。在交流过程中,不少中老年人还向其透露了自己的年龄、病症等重要信息。
支付运费后,钱大爷很快就收到了快递,邮包里不仅有一份产品标签显示为“鱼油”的保健品,还附带一张抽奖券。
“我中奖了!是二等奖!”刮开奖券后,钱大爷惊喜不已,“这奖是我自己刮开的,总做不了假。”让钱大爷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意外之喜”其实早已在犯罪分子的“掌控之中”。
钱大爷随即联系客服部工作人员告知了自己中奖的情况:“他说我中的是一块纪念怀表,很有收藏价值,而且后续有专员负责跟进。”客服部工作人员所说的专员,其实是该犯罪团伙中另一群人——“复购部(会员部)”人员,根据分工,他们才是“赚钱”的大头。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专员联系钱大爷,告知其中奖奖品价值高昂,而兑换奖品需要向协会支付一定的税费,该协会也提供代为拍卖奖品的服务,只需要缴纳一笔拍卖保证金即可。沉浸在中奖喜悦中的钱大爷选择了兑换奖品,并不假思索地支付了费用……
无独有偶,另一位唐大爷也身陷相同的套路,不同的是,唐大爷的“幸运值”翻了倍。“我交了税费和拍卖保证金后,他们给我邮寄了奖品,没想到和奖品一起寄过来的还有另一张抽奖券,我刮开后发现自己又中奖了!”唐大爷回忆道,“这次中的是一等奖,比我第一次中的二等奖还要高!”
已经“尝过甜头”的唐大爷不疑有他,迅速联系了客服。这次,他获得的奖品是一枚九龙玉玺。“听说市场价很高,我选择了让他们拍卖,交了费用后,我却迟迟没有收到拍卖所得款。”唐大爷懊悔不已,“一开始还以为拍卖手续烦琐,后来才知道上当受骗,早知道我像第一次一样,选择要奖品就好了!”此时的唐大爷虽然发现了端倪,却还没有真正看透骗局。
直到该犯罪团伙落网后,侦查机关委托专门机构对查扣的奖品价格进行了认定,纪念怀表每套单价仅22元,九龙玉玺每套单价仅58元;而所谓的“保健品”则大多为不合格产品。至于刮奖所用的奖券,在某电商平台上花几十元即可买到几百张,卖家发货时还会在外包装上分别备注奖项。
此时,受害人们如梦初醒。
最终,经钱塘法院审判,认定该犯罪团伙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最高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同时还责令该团伙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
“政”在说法:
1.各类“协会”“组织”“荣誉头衔”不可轻信。警惕违法犯罪分子以“协会”身份包装自己,以虚假荣誉进行利诱,骗取信任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2.勿将自己的年龄、住址、病症等个人隐私透露给他人。
3.要通过正规合法渠道购买保健品和药品,警惕所谓医疗效果显著的食品及“神医”“神药”等虚假广告。
天上不会掉馅饼 “高回报投资”都是诈骗
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被告人苏某某伙同他人按照事先约定在某市区注册成立西联公司,由苏某某担任分公司负责人,通过开会、发宣传单等方式,隐瞒公司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差、厂房设备租赁给他人使用的真相,宣传鼓吹该公司生产经营效益好、前景好,并虚构公司生产线的基建和投产等事实,以月息2分向公众借款。
截至案发,被告人苏某某等人通过不断向社会公众(主要针对老年人)散发传单、许以高额回报、举行公司大会等手段,向社会公众骗取钱款,骗取189名被害人的钱款共计人民币900余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苏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九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上述案例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为何仍有那么多的老年朋友上当受骗呢?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独居老人人数已突破1亿。独居老人因子女不常在身边,日常与子女沟通少,联系方式单一,接触外界信息渠道相对封闭,常常成为骗子轻易得手的目标。
“政”在说法:
作为老年朋友,尤其是独居老人,该如何防范养老投资诈骗呢?
第一,要有防范心理。不要被短期的高利诱惑而盲目投资。市场上没有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要学会理性思考和分析,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所谓投资项目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拒绝高利诱惑,谨防受骗,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
第二,及时与家人沟通。老年人辛苦一辈子的积蓄直接关系自身后半辈子的安稳和幸福,在购买一些养老投资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与家人沟通,捂好自己的“钱袋子”,千万不要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
第三,慎重选择理财产品。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最好到银行、证券等正规金融公司办理,选择其他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请子女提前做好经营许可证等相关信息的查询工作。
“降压避灾”的沉香手串?
法官:假一赔三!
范女士(化名)最近有点发愁。她以28万元价格购买的“沉香”手串,对降低父亲的血压并没有起作用,且从他人处得知,手串可能是“假沉香”。
自行协商不成后,范女士向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卖方查先生(化名)及其妻子退还沉香购买款28万元并进行三倍赔偿。同时,范女士还向区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鉴定案涉手串是否为红土沉香。
虽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查先生表示其卖给范女士的手串一串为红土沉香,一串为惠安沉香,但是经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报告显示,上述两串手串分别为老山檀香木手串、工艺沉香木手串。也就是说,案涉的两串手串均不是红土沉香手串。
经审理,法官认为,基于双方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查先生在范女士向其购买手串前告知其手串材质为红土沉香,且具有降压避灾的功效,但经鉴定,案涉手串并非红土沉香,故查先生属于销售以假充真的商品,且存在虚假宣传,故可认定其存在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查先生不仅应向范女士返还28万元的货款,还应支付范女士价款三倍的赔偿金84万元。
由于范女士并没有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查先生的妻子共同参与了案涉手串的售卖,也就是说,查先生的妻子与范女士之间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故无须对本案承担连带责任。
名曰投资红酒 实则非法集资
2017年,被告人周某某伙同他人,利用其注册成立的某生物公司名义,先后在杭州市某地租赁的办公室内,虚构公司从事红酒生意可供投资的事实,谎称自己为知名实业家,以发传单、召开推介会、组织活动的形式向中老年人公开宣传投资产品,承诺保本付息,并以“年息24%”、发放礼品等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骗取资金。集资款项汇入被告人周某某银行卡账户后,每日均被提现转移。
2017年8月初,被告人张某在该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负责管理公司,并向中老年人宣传公司投资产品。经查,被告人周某某至少骗取103名被害人资金259万余元,被告人张某在工作期间至少参与骗取其中42名被害人资金85.04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周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3万元;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
温馨提示
常见的养老诈骗
1.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
2.“保健品”骗局
3.冒充公检法人员的骗局
4.“以房养老”的骗局
5.冒充亲朋好友的骗局
6.“投资返利”的骗局
7.“免费旅游”的骗局
8.“中奖”骗局
“老年人防诈骗”指南
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维持和坚定自己正确思想和理念。
1.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2.开拓眼界,关心社会。
平时多关注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多听社区防诈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3.不要轻易付钱。
凡是要转钱或者消费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术。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以及找社区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相关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尤其是如果需要银行转账,一定要警惕,绝不一个人去办理此事,要与家人商量,到银行后一定要征询银行工作人员意见,不要轻易汇款。
4.去政府及社区定点的单位和正规合法的部门办事。
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
5.不要随便接不熟悉的电话。
接听不熟悉的电话时,不要随意告知对方家中的基本信息、对不熟悉的电话提供的服务要谨慎,尤其是对方以“公检法要处罚要扣款”借口询问基本信息的,要予以拒绝。如果老人受到不明电话骚扰,要及时告诉家人、邻里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忙处理,或者及时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