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000万元集体资金存银行吃利息,村党委书记却很焦虑……
如何答好共同富裕“考卷” 建华村“双惠”模式给出答案

  ■记者  郭庚新  钱圆 

  中午12点,新湾高速路口疫情防控点,20岁的陆俊(化名)结束12个小时的值守,仔细梳理记录的信息,与同事交接好工作,他脱下防护服,简单收拾后往家里赶——从工作地点到建华村南沙新苑小区,单程3公里。

  “小陆,快上来,我带你一程。”随着车窗落下,新湾街道建华村党委书记王天国探出头招呼他上车。

  6月初,刚刚大专毕业的陆俊处于找工作的空档期,杭州双惠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惠实业”)承担了新湾高速路口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招募与管理工作,于是他应聘上岗。今年5月以来,双惠实业已经为建华村的年轻劳动力提供了57个相关岗位。

  “躺着数钱”的日子没前途

  双惠实业啥来头?

  作为江东片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村办企业,它是建华村于今年3月底创办的“强村公司”,由村经济合作社100%控股,开展农业、建筑业、市政、园林绿化、人力资源、环卫保洁、社会服务等各类工程和项目的经营。

  “这几个月累并快乐着,最近睡觉踏实多了。”王天国一脸认真地告诉记者,“以前8000万元村集体资金放在银行吃利息,村党委班子成员对发展前景比较迷茫。”

  每年的利息足够村里正常运转,“躺着数钱”的日子还不好过?

  王天国摇摇头:“靠吃老本,怎么实现共同富裕?”

  经过了整村拆迁、整村土地流转后,建华村于2019年开始分批次安置,虽然很多村民“走出去”谋生路,却仍有不少剩余劳动力。严峻的现实摆在村党委班子面前: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没有村集体资产,这样的“三无”村,未来在哪里?靠什么带领村民奔向共富?

  向经济发达村求取“致富经”,发动老党员老干部及乡贤出谋划策,广泛征询村民意见……在新湾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建华村筹备成立了“双惠实业”——公司运营所得惠民、惠社会。除了公司运作正常开支外,其余利润打入建华村爱心汇公益服务中心,通过慈善公益等形式回馈村民及周边村社,辐射整个新湾地区。

  目前,建华村已通过公司这一载体,承接了南沙公园环卫保洁等多个项目,通过雇佣本村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不仅如此,“自家人”做自己村的项目干劲更足,监管更方便,质量上也更有保证。

  “两条腿”发力奔向共富路

  从成立之初,双惠实业就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基调——扶弱+普惠。“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丢,村里人都看着呢!”王天国告诉记者,像陆俊这样的特殊家庭,是实现共富过程中必须要补的“短板”。

  无独有偶,村民王顺(化名)出于特殊原因,平时和老伴一起照看因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孙子,双惠实业将他就近安置在其居住的南沙新苑小区当垃圾分类专员。对于这个安排,70多岁的王大伯很满意:“我每天工作6个小时,每月收入约2600元,工作地点就在楼下,家里有点急事也耽误不了,村里考虑得真周到。”

  除了扶弱,“强村公司”给更多村民带来的是普惠。李阿姨今年59岁,被双惠实业聘为保洁人员,负责南沙公园的卫生环境维护。对她来说,这简直是一份“美差”——白天工作赚钱,晚上带村民跳健身舞,美滋滋。

  建华村党委一直都很重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10年就以本村为基础成立了文筝艺术团,组建了多支文化分队,李阿姨是其中健身舞队伍的带头人。从早些年的七八个人到如今的七八十人,这支活跃在南沙公园的健身舞队大放异彩,李阿姨无疑是最靓的“舞蹈明星”。

  除了村民们的赞誉,成立仅4个月的双惠实业还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签署意向合作单位6家、经营合同7份,业务量达到325万元,为村民提供了160多个就业岗位,另有5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对此,建华村党委班子没有沾沾自喜,王天国说:“啥时候双惠实业能给乡亲们分红了,这个强村企业才算筑牢了‘共富’根基。小树苗想长成参天大树,还得加油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街巷
   第05版:法治
   第06版:教育
   第07版:钱塘人家
   第08版:城事 专题
~~~
~~~
我区全面推广“钱塘技工”应用~~~
~~~
~~~
~~~
8000万元集体资金存银行吃利息,村党委书记却很焦虑……~~~
~~~
钱塘新区报要闻02如何答好共同富裕“考卷” 建华村“双惠”模式给出答案 2022-07-27 2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