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吴宇翔
通讯员 朱奕莎 苗婧
以产促城,以城聚产。在钱塘区全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的奋斗历程中,工业用地出让始终扮演着“梧桐树”“聚宝盆”似的关键角色,吸引着与钱塘区目标定位相契合的优质项目落户于此,绘就钱塘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全新版图。
2021年度,我区共计出让工业用地38宗2652亩,超出市委市政府去年初计划近1000亩,排名全市第一。“这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钱塘、投资钱塘。”在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此番工业用地出让“全年红”,更加折射出钱塘坚持“产业立区、项目为王”的信心、决心和诚意。
争先进位,钱塘有为。钱塘要全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必须紧紧围绕省市赋予钱塘区的“四大战略定位”,加强产业项目要素保障,通过工业用地质与量的双提升,实现高能级的“引凤入巢”。“在此过程中,钱塘区工业用地领域数字化改革逐渐深化,‘土地码’‘读地云’等改革成果效果显著。”上述负责人介绍。
借助涵盖了地块空间位置、全景影像、周边情况等信息的土地码,钱塘逐步构建完善“一地一码”协同服务系统及“读地云”平台,按照“做地一块、更新一块”节奏,及时录入并更新完善我区板块的“读地云”信息,实现了全区工业用地赋码、上云全覆盖,让每一宗工业用地的信息都能在“云端”精准全面地呈现在企业面前。
与此同时,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通过实时维护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将土地的批、储、供、用全流程形成信息化链条管理,夯实土地储备基础;通过对工业用地出让合同进行线上审批,生成附含相关土地信息二维码的土地出让合同,让工业用地出让合同与出让地块信息相关联。以数字化改革为支撑,分局逐步建立起工业用地“读地—供地—审批—验收—登记—监管”全生命周期运行机制。
进一步厘清做地收储各环节基础,钱塘区全面落实“净地”出让制度,在出让前完成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及时做好场地内的杂物清运、苗木清场、土地平整等准备工作,确保地块交地即具备开工条件。而在供地方面,我区还通过“带方案供地”模式,强化产业项目质量,优化出让程序,对一般的产业用地实施方案设计成熟再挂牌出让的模式,为拿地即开工创造条件。
随着体制机制不断深化,钱塘区工业用地出让效率仍在节节攀升。今年,钱塘区已系统梳理辖区内全部可出让工业用地空间,并以“成熟一批,出让一批”的方式进行供地。截至目前,我区共计出让工业用地19宗,面积1755亩,有效保障顾家、美迪凯、济民可信等重大项目在我区落地。年底前,我区预计将出让工业用地2500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