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街巷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01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蓬街道“多管齐下”打造“无忧”晚年

  ■记者  叶晨璐  通讯员  傅丹萍

  头蓬社区80岁的老杨总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单身一辈子的他拒绝了社区提供的集中供养,选择独居,生活中总有些不便。为保证老人正常生活,社区安排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小胡为其去送一日三餐。“我以为她会放下餐盒就走,没想到她还坐下来和我聊天。”老杨笑着说道。不仅如此,小胡还常常帮忙打扫房间,为老人添置衣物。

  近日,义蓬街道被评为第十届“浙江孝贤”慈孝之乡,这类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上门助老等活动在义蓬随处可见,让有需要的老人触手可及。不仅如此,生活服务、调节维权、补助慰问等多重制度保障环环相扣,落实到位,令街道上下充满了敬老孝老的人文风尚。

  要想老人生活安定,根据所需提供服务很重要。为此,街道建立起了以老龄委牵头,司法所、信访办、平安办共同参与的老年人维权服务中心。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遇到困难,可以找村里助老员,也可以电话联系调解员、法律顾问,请他们上门服务。“近几年,老人调解需求日益减少,社会孝老敬老的氛围起到了关键作用。”

  就像蜜蜂村80多岁的王爷爷,他在街道、社区的帮助下,了了一桩心事。王大爷与老伴是二婚,二老各有子女。去年,房子拆迁,儿子却不肯签字,担心以后会与继母的子女有房产纠纷。街道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员老裘叫来双方子女,经过政策解读和情感疏导,双方终于在调解书上签了字,老两口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两位老人的故事在义蓬不是个例。据了解,义蓬街道现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17931人,占户籍总人口27.5%。“义蓬发展离不开老一辈人,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各方面没有后顾之忧,是义蓬街道努力的方向。”街道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从2010年起,街道里7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户籍老人每月都会领到200元“零花钱”,11年来已累计发放超1亿元。除了这笔补贴,街道于2007年10月成立慈善分会,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理念,累计发放救助款物4323万元,其中70%用在老年人身上。

  一系列制度的加持下,不管是普通社会老人、机构老人,还是独居、高龄、孤寡等困难老人都过上了有保障的晚年生活。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家门口”的日间养老照料中心,送餐上门、照护上门的“点餐式”服务、课程多样的老年大学……义蓬老人的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改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街巷
   第05版:城事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天下
   第08版:钱塘人家
~~~
~~~
~~~
~~~
钱塘新区报街巷04义蓬街道“多管齐下”打造“无忧”晚年 2022-01-05 2 2022年01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