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林蔚 通讯员 沈超超
近日,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下沙街道早城社区喜获“第四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称号。
近年来,下沙街道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早城社区结合“石榴籽工程”“石榴红”等创建工作要求,以“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微心愿”为主要内容,积极为辖区内满、畲、蒙古族等19个民族,近200名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创新式民族工作服务。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不断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激发出各族群众携手并进的强大正能量。早城社区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服务站”软硬件设施,总结梳理了一套独特的“7115”工作法,即7项精准服务、1条服务“微热线”、1个领导核心、5大服务阵地。社区还组建了社区民族服务微信群,并制作了“7115服务卡”,将服务热线、微信群二维码以及居民日常需求最多的服务机构电话等印制在联系卡上,发放给辖区少数民族居民,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微热线”联络工作,随时与少数民族居民保持互动沟通,及时提供与少数民族居民息息相关的最新资讯。
在早城社区,不仅有为少数民族群众专设的民族服务“微窗口”,还有“民族工作服务站”,少数民族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政策咨询、就业帮找、贫困救济、心理疏导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早城社区牢牢把握少数民族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在暑假开展民族文化大讲堂、民族趣味运动会、民族文化之旅等系列活动,并在中秋开展“携手同心话团圆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传递民族情,助圆微心愿”,努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是早城社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抓手。社区制作了民族人士“微心愿”专属卡,广泛开展“微心愿”征集工作,并充分发动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积极认领“微心愿”,架设起一座民族连心桥,有效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居民幸福安康。社区还积极探索并推广“五微”民族服务工作法,以社区为阵地有效畅通联系服务少数民族“最后一百米”。
接下来,下沙街道将继续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民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增强民族工作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民族团结的“下沙经验”,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