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何思源 通讯员 邵凤仙
本报讯 近日,我区第二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学校成果推介展示活动在听涛小学举办,来自全区中小学各校校长、分管校长及教学处主任们听取了13所学校的老师分享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我区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让“减负”走向深处、落在实处。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负”的根本,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实现高质量育人的目标。
来自下沙中学的江志明老师分享了下沙中学的课改经验。“在我们学校,骨干教师、区名师、省市教学专家组成了教学观察组,以‘教学会诊’的方式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同一个教师上不同班级的课,不同的教师上同一节课的方式,来寻找最佳的授课形式。”江志明表示,该校同时使用最新的电子手写板,通过大数据分析打造数据精准课堂。“此举主要是以学生的需要为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优质教学课堂。”
下沙一小则构建了“三·三”式课堂,第一个“三”是指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把各单元分为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三种类型的课堂样态,第二个“三”指三种类型课堂都让学生经历三个阶段的学习,三种样态的单元教学的都紧紧围绕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真实情境开展探究式学习,打通了学校与真实世界的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
临江新城实验学校的雷兴荣老师讲述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打造“知识共融、文化融汇、师生相融,家校协同”的融合生态圈,并让学生“自主预学、自主梳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使学生能够自主、自信、自由、自立。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2021钱塘学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教育论坛、项目化学习推进专场展示、中小学作业管理经验分享交流研讨、“‘双减’背景下的创新作业设计”优秀成果展评等数场活动,钱塘学术节将呈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丰硕研究成果,充分展示我区“打造美好教育先行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