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赵一霖 通讯员 陈丽莎
“没想到通过扫描二维码,线上填报相关事项信息后,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联系我,通过电话进行纠纷调解,把问题彻底解决。”既不用到现场,更无需打官司,首次通过“浙江解纷码”解决好困扰已久烦心事的李先生连声称赞。
日前,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浙江解纷码”平台上接到一起劳动纠纷事件。当事人李先生入职两个月,由于公司原因被辞退,在职期间公司一直没有为其缴纳社保,并存在工资拖欠的问题。
无奈之下,李先生通过“浙江解纷码”提交诉求,该纠纷通过“浙江解纷码”流转至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员在了解事情经过和双方的争议点后,立即通过电话进行调解,最终该起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得以妥善解决。
据悉,“浙江解纷码”是我省数字法治重要应用之一,融合了司法行政、信访、劳动、人力社保等多部门资源,汇聚5000余家专业调解机构、4万余名调解员,打造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平台设置了“我要调解”“咨询服务”“投诉举报”“其他服务”等4类主体功能模块,为当事人提供公证、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司法鉴定等一站式线上受理和服务。
当事人通过“浙江解纷码”在线反映纠纷事项后,可自主选择进行线上调解或前往线下矛调中心处理。对于当事人选择线上调解的,平台将根据纠纷发生地、管辖地等因素,智能流转至属地调解机构,由调解员通过视频聊天等方式组织当事双方线上开展调解,并在线签署司法文书,让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码”上得到解决,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从“最多跑一地”到“一地不用跑”。
为推进“浙江解纷码”在我区全覆盖,今年7月份,区矛调中心充分发挥牵引示范作用,统一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1.5万余份。依托区、街道、村(社)三级矛调中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讲解“浙江解纷码”使用方法和步骤,引导群众自主扫码,提高群众知晓率、使用率。
在做好“浙江解纷码”宣传推广的同时,区矛调中心强化后端调解支撑,切实提高“浙江解纷码”运用实效。区矛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中心通过组织各类调解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调解员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同时成立钱塘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引入浙杭律师事务所律师调解工作室、金吉调解工作室入驻我区矛调中心,进一步强化工作合力。”
7月份以来,中心通过“浙江解纷码”收案11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50余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