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一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日子,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时光流逝,历史远去,但每一场战争中的枪炮与硝烟却深深地烙印进了亲历者的生命中。和平年代里,新区的老兵们践行着艰苦岁月的初心,同心同脉期盼着新时代的和平和发展脉动。
家住伊萨卡社区的王勇老人今年72岁,是援越抗美的老兵。1966年,不过18岁的他接到命令毅然走上战场。从险象迭生的战场中生还的他因为作战英勇,被授予“五好战士”勋章。他带着军服和勋章回国,在江西九江三线兵工厂工作到退休。之后王勇跟随子女来到杭州,安家此处。
现在,王勇常活跃在社区活动里。每逢八一、国庆来临,在社区党建会议室里都能看到王勇的身影。他会特意穿着笔挺整齐的老军装,胸前挂着一枚枚勋章,为小朋友讲述他们保家卫国的故事。去年暑期开始,王勇老人报名担任社区为小区外来务工子女及父母上班无人看管的孩子开设的“暑期五彩课堂”教师志愿者,给小朋友们上音乐课唱红歌。“现在孩子们多幸福,吃得好穿得好,就是因为国家富强。”老人油然而生对国家的自豪感。“这几年发展得很快,新区成立了,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我也还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始终保持军人的风范,在平凡生活中燃烧着自己的热血。
无独有偶,河庄街道的翁红旗老人同样退役不褪色,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今年刚退休,我就在女儿家照顾我的小外孙女。”说这话的时候,翁红旗眼角有掩不住的笑意。改革开放那年,老人应征入伍,五年后退伍回乡时,他也不过25岁。“退伍后,在大集体干过销售,后来自己办过五金厂,如今算是安闲了。”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数十年转瞬即逝,现在的他过上了儿孙绕膝、乐享天伦的生活。
年纪虽大了,翁红旗的心却仍在跟着时代走,目睹了钱塘江畔从荒凉到繁华的变迁,道路越来越宽,高楼越来越多,街景跟以前大不一样,他不禁感慨社会的高速发展:“偶尔经过下沙,最近十来年,变化很大,让我这个江对岸土生土长的‘老围垦’都应接不暇。相信今后的钱塘新区也一定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抓住发展机遇,勇立潮头,带领人民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新钱塘。我这个老头子也要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