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晓红:用科研精神履好职、建好言

  记者  晏茹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国家实验室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增强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能力。这与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方晓红提交的一份建议不谋而合。

  今年是方晓红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三年。“我准备了4份建议参会,既涵盖我的专业领域,延续去年聚焦的生物医药创新议题,又结合区域民生发展需求,提出更具实操性的建议。”方晓红说。

  2023年1月,方晓红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她看来,人大代表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反映民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调研,用科研精神履好职、建好言,当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方晓红的专业领域也在生物健康方面,因此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走进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方晓红发现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原始创新能力、领军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成了她建议的重点方向。

  在近几年全国人代会上,方晓红围绕生物医药科研和产业发展,提出了《关于加强基础科学驱动的医学研究的建议》《关于推动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杭州“中国医药港”建设工作的建议》等多条有针对性的建议。“中国医药港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其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提出的一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委的积极回应,并在政策试点和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此,她备感鼓舞。

  过去一年,方晓红在工作之余调研了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她看来,要持续保持创新活力,应根据发展需要和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优化科研布局,比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整合科研力量,进而带动科研的整体发展和改革创新。

  “国立科研机构,代表了国家水平的科技中坚力量,在研究定位、使命目标等方面与全国重点实验室一脉相承。”方晓红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动中国科学院等国立科研机构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规划有机衔接,强化国立科研机构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中的支撑作用。

  她也提出,要大力支持科学院各研究所布局“一机构一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政策支持,推动研究所发展与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相融相促,使重点实验室真正成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产出的高地,进一步全面深化研究所改革,努力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同时,方晓红还时刻关注区域建设、民生发展,提出了支持我国罕见病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增加新安江水库供水功能、加大千岛湖配水工程引水量,支持杭州未来科技城创建国家高新区等建议。

  “希望通过我的建议,将更多基层一线的声音带到大会上,为这里的发展贡献力量。”她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东沙湖观察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蜀山副刊
~~~
~~~
~~~
~~~
~~~
~~~
钱塘新区报要闻03方晓红:用科研精神履好职、建好言 2025-03-11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