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在街边的咖啡店,何以动人心?
邱胜华夫妻俩正在制作咖啡

  ■文/摄  记者  周正倩

  和小吃店不同,咖啡店大多与商圈、写字楼、潮流文化等有所关联,而这家位于下沙街道铭都雅苑小区北门旁、已经开了3年的咖啡店有点特别:精巧的“三食咖啡能量站”几个字局促地夹在沿街众多招牌之间,两旁的小超市、拉面馆、图文广告店、宠物店、理发店更让咖啡店失去了排场。

  或者说,将咖啡店开在这里,老板邱胜华本身就不讲究排场。见到邱胜华,发现跟网上视频中酷酷的感觉不一样,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干活的他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让人感到亲切、阳光。“三食”是他自创的独立咖啡品牌,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希望人们一日三餐都有咖啡,实现咖啡自由。

  早上7点半不到,邱胜华来到店里,开始为当天的工作做准备。他双手端着一个小筛子,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动作娴熟地把有瑕疵的咖啡豆筛出去,不时抬头看看路上的人来车往,给自己“打工”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刚过8点,外卖订单的声音开始响起来,陆续有骑手来取咖啡。实际上,骑手和顾客站在门口就能将这个店的全貌一览无余。里面除了柜子和操作台,6平方米的空间差不多只够容纳两个人走动,操作台上的3台咖啡萃取机占了大部分面积。虽然小,但整体装修颇为复古,且干净整洁。

  门框边上放着两把轻便式露营椅子和一个小桌子,顾客坐不下时,邱胜华还会“变”出来小小的折叠板凳,就像招待过来闲坐的邻居。常客和附近的居民,常常可以不用精心打扮、提着买菜的袋子来点一杯咖啡,也可以拿着刚买的热包子、搭配上有拉花的咖啡,坐在椅子上饱餐一顿。

  咖啡爱好者小张就住在对面的楼上,发现“三食”后经常来光顾,她说这是自己的“有生之年必来系列”。虽然没有靠近写字楼,但这里还是能辐射到许多像小张这样的年轻人,“因为这里公寓楼、居民楼多,医院、商场、学校离得也不远。”邱胜华说当初决定选址在这里只花了一个晚上,“就是前一晚闲逛到这里看到在出租,觉得比较合适,第二天就签约了。”

  从在杭州兼职时第一次接触咖啡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到去苏州的专业学校学习技能,去重庆、贵阳的咖啡馆工作、从事咖啡培训,再到最后回到杭州开咖啡店,邱胜华一路上的“摸爬滚打”换来技术上的高水准。现在,他已经成为欧洲精品咖啡协会高级咖啡师、高级烘焙师,也被业内称为“中国拉花压纹第一人”。

  说起拉花方面的经验,他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天赋型选手,“热爱它很重要,然后要坚持钻研。”他觉得,一款近乎完美的咖啡拉花,厉害的手法排在最后,最重要的是咖啡萃取、奶泡打发等环节不能忽略咖啡的本质,准备好前面的“功课”,做出好看的拉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氛围浪漫、轻松的咖啡店是很多人心中的“梦中情店”,但邱胜华开店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条赛道上的辛苦与幸福。辛苦的是,店里层出不穷的琐碎事都要他去操心、琢磨,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同时让他感到幸福的是,自己热爱这个事业,尤其看到很多人喜欢三食咖啡,便打心里感到很快乐,很有动力。

  邱胜华说话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个默默干活、一直没有插话的人,“这是我老婆,”他笑着介绍。邱胜华和妻子是在咖啡培训时认识的,结婚后一起来杭州。在专业技术方面,两个人各有所长,邱胜华擅长拉花,妻子更拿手创意饮品。

  “只要她不高兴,我都没心思干活了。”说来也巧,妻子心情好的时候,店里生意也特别好。对于以后,邱胜华想要踏踏实实和妻子把店开好,争取买房子,有机会就开个更大的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奋进主题年 推进再跃升
   第04版:城事
~~~
~~~
~~~
~~~
~~~
~~~
~~~
~~~
钱塘新区报城事04开在街边的咖啡店,何以动人心? 2024-05-15 2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