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圆 通讯员 冯泮飞
“以前中间的坡道太滑,出入地下车库很不方便,下雨天的时候更危险,每次下去停电瓶车总是小心翼翼,现在坡道改造好了,安全方便多了。”家住新湾街道紫瑞华庭小区的林女士推着电动自行车进小区M层的非机动车库,一个劲地夸小区坡道改造得好。
紫瑞华庭小区是新湾街道创新村及宏新村一体化拆迁安置用房,分南北两个区块。小区内居住的大都是老年人,出行方式也以电动自行车为主。自2019年入住以来,经常有居民反映小区的非机动车坡道设计不合理,曾经有老人因此摔倒,导致大家都不敢把车推入地下车库。小区乱停车、推电瓶车上楼充电的现象屡禁不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方便居民出行,消除小区安全隐患,创新村和宏新村村委与街道积极对接,利用大党委资源,群策群力商议解决办法,并主动外出考察学习,提出改造方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在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村委立即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投入80多万元对整个小区28个非机动车车库出入口坡道进行改造。经过近3个月的改造,小区所有非机动车坡道都安装上了玻璃雨棚,原本中间的花岗岩坡道改成了金刚砂铺成防滑道,让居民骑车进出更加安全放心。
“坡道改造完成后,我们将继续联合物业等多方力量积极引导居民将车辆统一停放至非机动车车库。”创新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在提醒后还有部分车辆继续“占据”架空层,就由保安挪至地下停车库,杜绝安全隐患,织密居民生活“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