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基诺
通讯员 董超君 赵芷若 伊芳明
本报讯 一年一度的“双11”来了,你的购物车塞满了吗?在购物狂欢的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个特殊的“购物节”。这不,钱塘居民陶先生最近就碰上了这样一件糟心事。
近日,金沙湖派出所反诈专班接到紧急预警,称辖区有群众频繁接到陌生来电,很可能遭遇冒充物流平台客服诈骗。
接到报警,反诈劝阻员鲁杰立刻电话联系陶先生进行劝阻,告知其先停止一切操作,等待劝阻人员上门核实。与此同时,辅警魏成刚,郭彪,周高超三人迅速赶至陶先生住所。
辅警到场后发现,陶先生正在通过软件与对方进行语音聊天,讨论“赔偿事宜”。见状,三名辅警第一时间要陶先生中止对话,并协助其核实账户状况、开展反诈宣传,成功为其止损49418元。
警方介绍,这是典型的冒充客服类诈骗,不法分子会冒充购物平台的卖家客服、快速客服等,称受害人购买的物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快递丢失,提出给受害人多倍赔偿,并要求受害人点击陌生的钓鱼网址链接,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当受害人在该链接上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信息后,不法分子会以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交易验证码等手段,转走受害人卡里的资金。
警方提醒:接到自称是购物平台卖家、快递客服的陌生电话时,市民可在挂断电话后,通过官方客服电话和卖家或快递方联系核实,不要点击陌生网站,不要扫描陌生二维码,更不可轻易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和支付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