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街巷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杨家 国际范”系列报道:
白杨街道:社区建设国际范儿 提升居民幸福感

  ■许莉莎  武佳奇

  一江碧水东流去,两岸宏图次第开。在钱塘白杨,“弄潮儿”精神在时代潮涌中被不断继承和发扬。从“向潮水要地,向海涂要粮”的拓荒围垦,到打造现代化都市型城区的时代新篇,白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在钱塘江畔筑起现代新城。

  社区虽小,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在白杨,25个社区,既是社会的“神经末梢”,也是群众实现宜居宜业、舒心安心等愿景的载体。街道正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居民需求为导向,着力把最小单元的力量凝聚起来、激活起来,提升现代社区治理实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社区。截至目前,邻里、朗琴、云滨、江潮、伊萨卡、大北、东湾共7个社区获评杭州市国际化社区示范点。

  本期《白杨家 国际范》报道,我们走进东湾社区,了解该社区如何建设现代社区,成长为“国际范”!

  多元共治  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白杨街道拥有全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和实力强劲的工业园区以及长达约14公里的钱塘江“最美东部湾”。宜学宜业宜居的环境品质吸引了大批外教、留学生、外资企业高管、外籍创业者以及海归高端人才入住,国际化社区也随之发展壮大。东湾社区便是其中一道生动的国际掠影。

  而现代社区建设,必须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壁垒。针对人员结构多元复杂、居民需求各不相同等问题,东湾社区成立了国际化社区建设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分析总结国际化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听取不同群体的治理建议,同时整合党建联建成员单位资源,成立“五共东湾”大党委。

  “今年来,社区在职党员报到100余人次,党群服务微平台共发布微心愿80余条,认领80余次。我们还联合区人民检察院第一党支部开展了美化环境等多场活动。”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网多员、同格同责”原则,社区成立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楼道长组成的党建网格议事厅——邻里圆桌荟。无论大小事务,只要居民关心,都可以在圆桌会上商议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国际化社区治理效能,社区鼓励外籍居民担任楼道长,与社区共同探讨小区治理相关经验,例如社区多次与外籍居民楼道长探讨国外垃圾分类的先进做法,力图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东湾道路”。

  此外,在打通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上,社区还着力完善“八方联动,三会三制”协商机制,推广建立民主恳谈会、民主协调会、监督合议会、公示制、责任制、承诺制,推进居民民主决策和管理。目前,社区已完成小区监控升级改造、高空抛物监控加装、游乐设施提升、登高带整改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解决如爱心车位、二次供水、便民坡道改造等重点问题20余个,开展邻里互助等暖心服务100余次,社区品质逐步提高。

  “疫情期间,考虑到外籍人员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为他们建立了单独的居家健康服务群,解决各个环节的沟通问题。”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线上协同的方式,东湾还建立外国友人互动交流微信群,不少精通外国语言的社区居民也一同加入了帮忙收集外国居民诉求的队伍中。

  文化融合  唱响美好生活协奏曲

  在白杨街道东湾社区16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孩子可以在这里跳舞、画画、看书,老人在这里挥毫、下棋、聊天。在这一方天地里,社区里的“一老一小”生活惬意。

  据悉,社区设置了法律援助中心、阅读室、运动健身区等13项功能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并配备无障碍设施,为中外居民提供办公议事、教育活动、居家养老等全方位服务。同时,还在图书阅览区设置了英语学习角,每周开展英语口语、书法课及亲子双语绘本阅读活动,为中外居民搭建学习与文化交流平台。

  在道路指示牌、办事大厅、综合活动室、文化家园、应急避难等各类场所,社区均配备中英文双语标识、无障碍设施和应急物资,为外籍居民提供便捷服务,使外籍居民远在他乡也能“宾至如归”。

  此外,社区设有国际化接待窗口,接待人员由社工、大学生志愿者、居民志愿者以及外籍志愿者组成,协助外籍人员预约疫苗、核酸采样、申领健康码等事宜,并发放中英双语、图文并茂的防疫指南、温馨提示等,营造宜居国际化社区氛围。

  精细化打造公共空间的同时,社区逐步推动多元服务共享。社区联合社会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打造社会工作实践基地,探索专业化社会服务项目。积极培育舞蹈社、篮球社、调解团等21家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调动中外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各类活动。

  “既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又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使国际化社区成为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发展的精神家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外籍居民在社区占据一定比例,不同国籍、种族、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社区理念的成员交汇共生,社区每年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英语课程,例如,亚运会的历史来源、各项竞技项目的相关介绍、亚运文明用语等,带领居民参与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得多元文化共融的理念深入居民心中。

  每到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社区则邀请外籍居民参加“外国人眼中的春节”“元宵节英语灯谜”“中秋团圆宴”等文化活动,一起包饺子、做月饼、写春联……加深外籍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从阵地建设到文化共融,东湾社区的一系列举措亮点纷呈。这每一步,都是白杨街道在不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强化社区文化认同的佳例。接下去,以东湾社区为掠影,街道将继续深化国际化社区品牌建设,积极搭建国际交流活动平台和国际社区服务平台,全方位、多维度打造外籍居民与本地居民和谐相处,本土文化与国外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型国际化社区家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街巷
   第04版:记者节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城事
   第08版:钱塘造
一个旧社区 建起十一个充电棚 竖起两百个充电桩~~~
闲置荒地变身公园~~~
~~~
“大郑真是我们的‘福星’”~~~
“白杨家 国际范”系列报道:~~~
钱塘新区报街巷03白杨街道:社区建设国际范儿 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2-11-09 2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