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赵一霖
本报讯 近日,全省数字化改革“最系列”评选结果公布,我区牵头的“钱塘技工应用”获评“最佳应用”——这是继今年8月份入围数字化改革“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榜单后,“钱塘技工应用”再次获得“重量级”省级荣誉。
此外,我区作为协同单位的“浙里畅行应用”、作为贯通试点参与单位的“有效投资e本账应用”、“‘浙里办票+浙里报账’应用”、作为首批试点参与单位的“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应用”等,也入选“最佳应用”名单。
作为浙江制造业大区,我区集聚产业工人30余万名,其中技术工人约9.3万名。在此背景之下,区人社局紧紧聚焦技术工人群体,直面技术工人成长成才不通畅、公共服务不充分、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三大难题,创新开发“钱塘技工”数字化应用项目。
“钱塘技工应用”以在我区工作的技术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一方面,首创技术工人三维积分模式,配套六大领域政策体系,归集48类、180万条数据,重点建设“成长成才、关心关爱、融在钱塘”三大场景,上线16个应用。另一方面,建立“钱塘技工”成长积分模型、员工成长示范企业指标体系、与积分匹配、多主体供给政策体系三大制度成果,努力实现技术工人“留得住、过得好、干得棒”。
“钱塘技工应用”场景,是钱塘坚持以精准识别需求为突破口,找准企业、群众、基层最为迫切的需求,发挥数字化改革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体现。“谁能在数字化改革新赛道上率先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这其中,发挥自身优势,尤为关键。”区委改革(数改)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今年5月在“浙里办”上线以来,该应用已在我区840余家企业进行推广,使用人数2.3万余人,新增技能人才137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44人,66名高技能人才达到G、F类人才认定标准。由于提高了社会认同感,410余名技术工人报名参与钱塘志愿者服务。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应用体系,让应用惠及更多人,以‘钱塘技工’应用助推‘扩中提低’改革,围绕数字社会建设要求,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共富建设,努力打造‘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钱塘样板。”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