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街巷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问三诊三促进” 助力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

  ■见习记者  张楠楠  通讯员  赵梦瑶

  本报讯  前不久,义蓬街道南沙村村民们扛起锄头、戴上草帽,重返田间地头,参加“田园文化”大赛。参赛者三五人一组飞快拉好“田绳”后,铁耙上下舞动,一条条整齐的田沟徐徐展开。参赛者乐滋滋地表示:“近些年村里土地非粮化整治,农田作业都是机械化,我们也好久没有下田干活,但是手里的老把式还是没有忘记。”

  近些年,南沙村积极响应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将整治和提升耕地质量作为农村发展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全村土地流转新路径、新模式。截至目前,南沙村流转土地面积有3200余亩,土地流转率达90%,农户流转率达99%以上。

  “今年3月以来,南沙村借助‘三问三诊三促进’工作法,组成村民代表与村干部议事会,在此次‘田园文化’大赛、土地非粮化整治、南沙风筝节等大小事务上,切实听民意察民情,让村民能够拿到切实的实惠。”南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村民代表发声,严格执行事前问需于民,诊断项目是否实施,促进惠民服务更亲民;通过村干部亲自与村民沟通,事中问计于民,诊断方案是否可行,促进村务决策更民主;通过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三方事后沟通,诊断效果是否满意,促进基层自治更高效。”

  据悉,南沙村部分农户为保留部分耕地作为自家的菜地,导致流转的土地零零散散,不利于承包户片区经营,更影响将来的灌溉问题及招标发包工作。南沙村根据“三问三诊三促进”工作法,组织组长入户动员,结合组内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选择合理的地块,采用“组内抽签”和“组内调节”的方式,把农户自己保留的土地都调整到一起,使流转的土地能真正的连成片。南沙村既尊重农户“愿流转、尽流转”意愿,也避免了土地零星抛荒。农户租金由原先每亩1400元提升到每亩1800元,收入提高约30%。

  南沙村“三问三诊三促进”工作法不仅加速土地流转,给村民增加了一笔稳定的收入,还让稻田点亮乡村美景,稻田美景优化到南沙村整个环境。南沙村水稻种植面积有1800余亩,紧紧围绕“种满园、连成片、点漂亮、理干净、景观美、效益高”总体要求,议事会小组成员多次召开美丽田园主题会议,听取村民意见,全面清洁田间环境,村庄整洁、设施完好、水清岸绿、民风淳厚、生活悠闲,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幸福画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街巷
   第04版:教育
~~~
~~~
~~~
~~~
~~~
~~~
~~~
钱塘新区报街巷03“三问三诊三促进” 助力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2-09-07 2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