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事 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谱写耕地保护钱塘新篇 绘就共同富裕乡村图景
■文/吴宇翔 丁殿君 苗婧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钱塘大地诞生于围海造田,万亩农田孕育着这里发展的希望。

  从过去向潮水要田地,到如今靠良田实现“共富大计”,“耕地保护松不得、也不能松”是一代代钱塘人辛苦耕耘中凝聚的共识,也是敦促钱塘始终坚守耕地红线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随着耕地保护的“篱笆”越扎越紧,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美丽图景正在钱塘徐徐展开。希望的田野上一片欣欣向荣。

  从“星光点点”到集中连片  万亩方上“话丰收”

  盛夏时节,蝉鸣鸟叫。位于我区下沙街道的乔司农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整治“万亩方”项目现场,连亘近6000亩的广阔农田如画卷般铺展开来。“等到整治工作全部完成后,连片耕地的面积将达到9000多亩。”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的一番介绍,让人添了几许对丰收景象的期待。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资源非常宝贵。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开展集中连片整治,应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碎片化挑战,提高耕地质量和产能,是钱塘的最优选项。为此,钱塘当前正以杭州市首个“万亩方”项目——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万亩方”项目为示范,推动区内永久基本农田“小田”变“大田”,实现从“满天星”到“百千万”的华丽转身。

  据了解,乔司农场属杭嘉湖平原,是钱塘江滩涂围造而成的耕地。项目区内不仅地势平坦,现有耕地高差基本在0.5‰以内,而且耕地集中连片度高、耕作条件便利。“但在整治前,项目区内存在‘非粮化’现象 。”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如何破解这一主要矛盾?该“万亩方”项目聚焦恢复耕地功能,提升耕地质量,将通过移栽经济作物、回填坑塘、整理田块、覆盖优质耕作层、修复配套设施等措施,恢复区域内碎片化土地的耕地功能,有效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同时,通过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新建机耕道路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等别,形成高质量耕地连片区域,以满足钱塘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生产要求。

  良田回归“粮田”只是第一步。以万亩农田为布,以遍地秧苗为笔,钱塘还要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的“论文”,通过实践探索书写于大地之上。

  “后续,我们还将以这万亩农田为基底,建设农场示范区。”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项目将基于物联网及移动网络技术,开展“大田化建设”,实现气象监测、病虫害监测、可视化监控、水质监测、绿色防控等目标功能。另一方面,项目还计划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区”,展现在钱塘江淤积的盐碱滩涂上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的奋斗历程,让连亘万亩的五彩稻田成为钱塘的特色风景,以“农旅一体化”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悉,该“万亩方”项目预计在今年具备种植条件,届时将形成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全域整治牵引“共同富裕”  “桥头堡”前看蝶变

  从空中俯视河庄街道,钱塘江南岸区域的田野间生机盎然。经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这里一改过去作物粗放种植、村落零散分布、村野小道交错模样,兼具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的作物在这火热七月里拔节生长。

  作为杭州中心城区进入钱塘区核心区的必经之路,河庄街道坐镇钱塘区拥江发展上游门户,是钱塘区造就湾区产业新城的桥头堡,更是钱塘区打造浙江改革开放大平台的一扇展示窗口。

  “然而,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逐渐难以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生产、生活、生态要素。”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2018年以来,我区在河庄街道文伟村等六村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省级试点工程。在保护生态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坚持“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按照“生态化、规模化、项目化”的要求,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格局,从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广大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具体实施上,项目根据“四区联动,分期实施,一村一特”发展模式,着力将该区域打造成江滨田园景观区、美丽乡村样板区、都市农业体验区和精品农业示范区四大片区。在对区域内农用地集中流转、打造都市农业景观、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机器换人”,推进规模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有机结合,在打造全省现代农业标杆的同时,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强劲活力。

  经过三年建设,河庄全域整治项目成效有目共睹——村道通了、村子美了、村民富了,连年丰收的田野愈发肥沃了。

  据统计,该项目共完成农用地整治1500余亩,建设用地复垦近300亩,农村道路修建76.68千米,河道整治18.78千米,对420户农户开展庭院整治和庭院绿化工程,项目区域内农村道路系统更加完善,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水文景观,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

  节物风光不相待,全域整治仍在“路上”。为进一步深化全域试点成效,去年初,河庄全域项目被列入自然资源部国家试点名单,成为全国446个、浙江省42个、杭州市6个试点之一。工程范围在省级试点基础上增加向红村约11平方公里范围,项目区域达到43.7平方公里。

  “项目将聚焦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乡村治理和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用地复垦、农用地提质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修复、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五项重点工程,项目将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村、房”进行全要素整治,通过数字赋能和“一村一品”建设,打造“田城汇”共富联合体,谋划乡镇振兴产业的布局和引入,推进共同富裕在钱塘乡村生动实践。

  目前,国家试点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部分子项目已启动实施,工程整体计划将于2023年12月全面竣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街巷
   第05版:法治
   第06版:教育
   第07版:钱塘人家
   第08版:城事 专题
~~~
全警参战 雷霆出击~~~
~~~■文/吴宇翔 丁殿君 苗婧
钱塘新区报城事 专题08谱写耕地保护钱塘新篇 绘就共同富裕乡村图景 2022-07-27 2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