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街巷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05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钱塘村庄的“零碳”探索

  ■记者  卢楠  赵彩霞 

  五月,天微微闷热,沿着河庄街道建设村的步道前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

  据建设村相关负责人高强介绍,建设村自2021年入选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名单后,一直积极探索“零碳村”的发展路径。

  什么是“零碳村”?“零碳村”是指在村行政区域范围内一年的碳排放小于当年度碳汇量。也可以理解为村民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运输中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农业生产、垃圾处理等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能够被本地生物碳汇中和。

  因地制宜,打造森林村庄

  漫步建设村,随处可见花红柳绿、蜂飞蝶舞的美好田园风光。眼前美景正得益于建设村在推进强村富民,打造美丽乡村进程中,将“零碳”观念贯彻到底。

  一直以来,建设村致力于打造“森林村庄”,根据绿化环境条件、植物自身特性、生态功能及景观效果选择适合村庄种植的高碳汇植物。经过研究,建设村选择香樟和银杏作为绿化树木,并在一条长约3公里的道路旁进行种植。放眼望去,道路两旁栽满了树木,形成了一道绿色风景线。此外,建设村干部还把果树送到村民家中,将“零碳”理念深入村民心中,实现村民在家推窗见田,开门见绿,为庭院焕发生机。

  低碳减排,进行节能尝试

  “零碳”应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对此,建设村开启一系列实践,在池塘安装太阳能增氧泵是该村低碳减排尝试的第一步。

  安装太阳能增氧泵有什么优点?“当增氧泵没有任何东西连接时,船只可以在池塘任意航行,避免了电线勾船的问题,太阳能还是低碳能源。”高强认真地说道。

  安装太阳能增氧泵的池塘位于村委会南面,由于地点偏僻、分散等原因,电网难以全部覆盖和到达现场,给池塘增氧泵的安装使用带来较大困难,而且用电费用昂贵。所以,在建设“零碳”乡村的背景下,推广使用太阳能池塘增氧泵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在建设零碳乡村上还有重要意义。

  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零碳”要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把旧厂房改造成“太阳能厂房”是建设村的另一个尝试。

  “太阳能厂房”是指在厂房屋顶上安装分布式光储电站,以太阳能发电替代传统发电,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两个旧厂房位于横河两端,目前均已完成改造,并已接洽好相关入驻企业,厂房再次运转指日可待。”高强说道,接下来,建设村将把更多绿色能源引入村民生产生活。

  数据赋能,探索零碳“未来式”

  零碳乡村的建设,需要每一个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在村内低碳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上,建设村不断探索村内排水、污水处理以及提高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使用比率的好做法。

  据悉,目前建设村已结合数字化、网格化管理理念,将数字化与低碳绿色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辖区低碳试点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建设,并结合相关技术通过生态环境用水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举措,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由于建设村地处河庄的西南角,村民日常出行并不方便,当前村庄正科学布局村内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设施,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下一步,建设村将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让村民低碳出行。

  “‘零碳’概念很新,一开始我们并不会去计算碳排放量多少,一些做法最初只是为了便民,没想到‘歪打正着’,成了大家眼中的好点子,接下来,我们将带领父老乡亲在零碳生活生产方面继续探索创新,尽可能为全区提供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钱塘零碳经验,做好共同富裕‘碳’文章。”高强说道。

  共同富裕包含着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多领域的全面提升,建设村还在建设,正一步一个脚印,以可感知的方式,积极探索具有钱塘特色的“零碳”路径,用“绿色密码”开启通往共同富裕的大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街巷
   第04版:幺幺零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视界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专题
~~~
~~~
~~~
~~~
~~~
~~~
钱塘新区报街巷03一个钱塘村庄的“零碳”探索 2022-05-27 2 2022年05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