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郝爽 通讯员 沈晶鑫
手机预约,上门量体,线上下单,智能生产……我区本土企业衣邦人拥抱工业互联网,推出个性化服装定制服务平台,科技赋能柔性化生产线,实现单人单版、个性定制,在10个工作日内快速发货,而价格基本与成衣相当。这样的“互联网+上门量体+工业4.0”的C2M新模式,让衣邦人尝到了甜头,注册用户已超400万。
作为中国彩妆领域的头部品牌,国货美妆品牌花西子借助用户共创理念及微信小程序,邀请消费者参与产品共创体验与反馈,精准连接触达消费者,成为美妆行业营销数字化标的,2021年实现销售超50亿元。
一路突破,得益于我区探索打造轻量型的“云端工厂”,把巨量的网络“需求”转化为我区制造的“订单”,同时优化配置全国的先进制造资源,转化为我区的制造能力。
事实上,自钱塘区揭牌设立以来,我区以打造智能化标杆为目标,围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等六新场景,深化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应用效果显著的“智能工厂”和一批具有较高生产效率和柔性制造能力的“数字化车间”,大批传统工业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后,产能、效率实现提升,由此变得更“聪明”。
比如,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试点,我区的中策橡胶投资近5亿元打造了“高性能子午胎未来工厂”,综合应用5G、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以数字化赋能企业研、产、供、销全产业链,不但平均每7秒就有一个轮胎下线,而且将胎面压出产线的质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数据显示,中策“未来工厂”投入使用后,产品研制周期缩短50%,产品生产效率提升15%,不良率降低40%。去年,中策橡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