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赵一霖
红心唱响新时代,昂首阔步新征程。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一直是区行政审批局不变的初心与前进的方向。
开展“我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又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
“海绵城市要求具体是多少?”“项目对开口位置有什么要求?”“对应的审批人员是谁?”近日,区行政审批局会同医药港小镇办公室,联合我区住建局、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等相关审批服务部门,以及供水供电供气单位开展项目提前服务,为部分项目提供方案联合技术指导、水电气报装指导等服务。
据介绍,“个性化指导服务”就是通过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不同项目为其量身定做一套指南服务。它不仅局限于各职能部门对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要点和设计专篇的指导,也对投资项目报批全流程审批要点进行讲解,同步开展地块现场情况确认,并由各市政配套单位辅导水电气报装手续的办理流程。在此之前,已有维亚、泰基、九洲、杭台等项目享受到了审批部门上门提供的个性化指导服务。
区行政审批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做好“个性化指导服务”既能让企业避免在报批过程中走“冤枉路”,做到办事“一步到位”,又能让业务部门提前掌握企业项目进展,做到精准管理与精准服务“两不耽误”。这样的个性化指导在钱塘已成为常态,新项目在拿到规划条件以及确定完方案设计单位后,无须额外申请,即可享受“个性化指导服务”。
在实践工作中,区行政审批局以“三支队伍”为载体,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在实处。依托“投资之家”建立的“红管家”审批服务代办队伍为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审批等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开设“企业一件事”联办专区,推进开办企业分钟制办理。聚焦群众审批办事服务的“红小二”志愿帮办队伍,在政务服务的实体端开展导办帮办服务,在线上端开展咨询解答服务,提升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满意度。目前在杭州医药港小镇试点建设的流动政务服务“红驿站”,功能覆盖395件民生事项、5大类营业执照办理事项和175件税务事项。区行政审批局专门选派社保、商事、税务、市民卡等党员业务骨干入驻平台,为医药港小镇及周边中小微企业提供就近可办的审批服务。
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区行政审批局紧扣“为民办实事,为企解难题”两大目标,结合日常党建工作及中心工作,凝练出“五崇五行”党建品牌,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常态化的品牌党建建设中,全方位、立体化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凝练党史学习文化,树立崇学·笃行(推崇学习方能坚定前行)品牌。设立“学而思”葆初心、“训而悟”担使命、“比而赶”强担当三个活动载体,要求全体党员深入研学四本必读书目,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而后知行合一。凝练党史创新文化,树立崇新·先行(推崇创新方能保持先行)品牌。结合中心工作,持续发扬创新精神,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为目标,着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下沉红色审批力量,抽调党员业务骨干入驻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提升就近办网点为民服务能力。凝练党史合力文化,树立崇合·同行(推崇力合方能并肩前行)品牌。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围绕“政企联动”、区街村“三级联动”、“群团联动”、增强工作推进合力。凝练党史廉政文化,树立崇廉·净行(推崇廉洁方能净心前行)品牌。积极开展组织促廉,制度固廉,文化育廉行动,建设风清气正的审批文化。今年定期召开窗口作风建设会议,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党风廉政与窗口业务相结合,扎实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凝练党史“面向未来”文化,树立崇效·智行(推崇效能方能智慧快行)品牌。明确以数字化作为政务服务的动力引擎,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审批”“数字+服务”“数字+管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