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4.构筑双循环战略新支点
更高视野促开放稳外贸。系统集成多区叠加综合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推进“一核两极三园四片”建设,发展壮大“保税+”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全面构建“综保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钱塘区”的全域自贸发展新格局。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市场,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出口产业示范集群,打造“全国跨境电商第一园、全国综合保税第一流、全国数字贸易第一区”,努力成为具有标杆意义的对外开放窗口。
更大力度扩投资促消费。积极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多渠道保障,以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推动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投资协同发力,持续释放有效投资需求。发挥新消费与新制造、新农业的结合优势,着力提升“云惠钱塘”等消费活动,推动传统消费业态升级,打造“网购保税+实体新零售”等创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建设创新消费体验区,培育壮大新零售新消费业态,构建特色化的杭州消费新中心。
更广领域强合作促发展。主动接轨长三角,加强与G60科创走廊重要城市的联动,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现有产业平台资源,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产业链创新链。主动融入省域一体化,积极参与杭甬“双城记”,持续加强与海宁的联动共建,全面深化与周边区域的战略合作,努力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飞地”开发建设、临空经济发展、便民服务一体化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具有节点性、标志性意义的合作项目,形成一批重要成果。主动参与区域发展,深化落实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等工作。
5.拉开城市建设新框架
优化大格局。坚持国际一流的规划理念和标准,紧扣政区合一新体制新要求,优化完善规划体系,推动形成产城融合、板块互联、科学统筹、疏密有度的功能布局,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抓住大湾区空间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着力调优永农布局,增加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发展留出充足空间。特别是结合全域有机更新,加强城市设计引导把控,加快实施重点街区改造、区校融合和土地腾挪,全力推动“腾笼换鸟”、城市面貌提升,全面激发城市生命力。
构筑大交通。立足建设杭州东部交通枢纽,争取更多线路纳入杭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推进钱塘高铁站建设,谋划提升临江出海码头服务能级,加快高速出入口、国省道、快速路等干线路网优化改造;加强钱江两岸以及与周边城区的畅通连接,建成投用艮山东路过江隧道、江东大道改造提升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加快启动江东三路过江通道建设;打通边界断头路,加强区域次干路及支小路微循环路网建设,提升内外交通便利性、通达性。强化交通组织管理,综合施策畅通江东大桥、绕城高速出入口等堵点,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配建“P+R”换乘停车泊位,完善地铁站、产业园区、居住区、集镇间的接驳公交,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换乘便捷度。
完善大配套。健全蓝领公寓、人才房、公租房等多元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回迁安置和拆后土地利用,打造云帆未来社区示范样板,让各类人才在钱塘安居乐业。强化商业配套,推进东沙湖、金沙湖城市核心区服务业态品质化、高端化、国际化提升,加快东部湾总部等办公集群建设,积极构建15分钟社区商业圈。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合理布局并推进一批产业邻里中心建设,为职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生活配套服务。统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设施,深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
6.打造三生融合新样板
守住生态底色。坚持防源头、强监管,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统筹推进水、气、土、废综合治理,全力营造一流生态环境。持续攻坚蓝天行动,强化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尤其要高标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完成能源“双控”目标,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攻坚碧水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打造“幸福河湖”、护佑岸青水美。持续攻坚净土行动,探索“数字治土”新模式,加强化工厂区、农业面源等重点领域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持续攻坚清废行动,加强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安全处置,助力全市“无废城市”建设。
彰显田园本色。保留江东区块最本土的韵味,建设“生态产城”。推进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加强设计方案审核把控,着力破解千村一面问题。围绕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做靓一批美丽田园、美丽庄园、美丽庭院,连片种植果树绿植,打造“云树绕堤沙”的沿江生态和围垦风貌,让百姓记得住乡愁。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好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公厕改造等“身边小事”,让乡村更加清新清净、生态宜居。
做强都市特色。树立“公园新城”建设理念,着力把产业融入城市中、把城市建在公园里。坚持特色引领,提升下沙区块国际化水平,高起点谋划城市核心区建设。注重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加强建筑色彩、建筑形态、城市天际线等方面把控,建好核心区块、钱塘门户和重点廊道,打造一批特色街区、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巩固提升“149”环境整治成效,用好数字化手段,持续做好街区街面净化、建筑工地管理、空地围挡打开、共享单车管理等工作,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科学、智能。
7.塑造钱塘韵味文化新地标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持之以恒用先进思想凝魂聚气,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和“最美钱塘人”选树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弘扬良好的家教家风、校风学风、劳模精神和乡贤文化,组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以文惠民,整合利用高校、企业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公共文化空间,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融发展,打造国际传播矩阵,讲好钱塘故事,提升国际影响力。
弘扬钱塘特色文化。深入挖掘钱塘这片土地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奔竞不息、逐浪潮头”的潮涌文化,“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的围垦文化,“大气开放、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心怀梦想、艰苦拼搏”的创业文化,赓续钱塘人的精神血脉。开展“文化拾遗”主题活动,保护利用好知青文化园、明清古海塘、南沙大堤、下沙三号大堤、头蓬老街、创业一号闸等特色文化资源。在抗击疫情、为民利企、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不断丰富钱塘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传承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
提升文创产业水平。增强文创产业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发展“文化+”新型产业,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依托资源禀赋,积极开发湿地生态游、美丽乡村游、围垦文化游、工业体验游、跨贸购物游。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美妆、美服、美食、美图、美生活”的五美新业态。
8.共建共享幸福美好新家园
打造美好教育先行区。以全域均衡为目标,加快编制完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推进基础教育建设行动,持续扩大学位供给,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公平入学,形成更加均衡、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以全域优质为目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系统推进“名校名校长名师”工程和“名校集团化”,大力提升办学软硬件水平,建设一批省市级名校和国际学校,教育整体学业水平迈入全市前列,形成与一流营商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服务供给。推动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普惠托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服务体系。通过合作办学,积极发挥辖区高校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支持职业院校培育专业技能人才。
建设健康惠民示范区。增加医疗资源布点,建设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引进群众急盼的妇幼医院,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机构、特色科室,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多层次、优质化医疗保障体系。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支撑能力。深化医养护一体化,大力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实施亚运城市行动,办好亚运会轮滑、手球、击剑等赛事,做优本土赛事品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身运动,打造运动活力之城。
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失业人员、失土农民、就业困难人员、未就业大学生就业稳定性,认真做好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巩固村社集体经济“消薄”成果,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拥军优抚等制度,化解劳动纠纷矛盾,加强残疾人关心关爱,兜牢民生底线、回应群众关切。
9.构建良序善治新格局
深化法治钱塘建设。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健全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机制,深化“两高一低”专项整治,推动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公正司法,强化法律法规实施有效监督。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严厉打击影响民生、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企业群众的自觉行动。
深化平安钱塘建设。始终把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大平安机制,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智能化,推动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责追责,加强消防、交通、建筑、工贸等重点领域,以及危化品、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的隐患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深化城市安全隐患排查,提高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数字化水平,增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公共安全屏障。
深化和谐钱塘建设。坚持服务群众、企业和基层的方向,健全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深化区、街道、村社三级矛调机构和“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建设。推进村社减负增效,深化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打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幸福和谐大家庭。发挥社情民意收集、人民调解等机制作用,落实领导接访、包案等制度,持续开展重点领域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努力在下沉式、网格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中做实做好、凸显特色。
四、全面从严治党,
为“智涌钱塘·现代星城”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决克服“七重七轻”倾向,做到谋精、快抓、实干、创新、益智、守正,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发展。
1.筑牢大融合思想根基。旗帜鲜明讲政治,健全完善“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体现民主高效,增加组织生活的仪式感、实效性。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我们都是钱塘人”观念,促进思想融合、行动融合、文化融合。精心组织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构建具有钱塘特色的政治理论学践体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构建大跃迁组织体系。围绕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坚持整体思维系统谋划,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全域争先、整体跃迁,持续建强产业发展红盟、区校党建联盟两大载体,探索建立数智党建平台,加强机关、高校、国企等领域党建工作,推进平台企业、互联网企业、上市公司和新就业形态群体等新业态党建。适应村社书记、主任“一肩挑”新变化,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培训计划,不断建强基层执政队伍和党员队伍,推动各领域党建一年赋能、三年创优、五年跃迁,争创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3.打造现代化硬核队伍。牢牢把握“五大历史使命”和“1+4”现代化体系建设要求,着眼全区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期发展,突出实践标准、实绩依据、实干导向,强化思想融合争先、改革突破争先、服务赋能争先、风险防控争先。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系统重塑选人用人“一体系三机制”,全面实施钱塘英才计划和干部能力提升“风鹏计划”,深入构建全员益智培养体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推进“两个担当”良性互动,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容错免责等工作,推动广大干部保持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施工队精神,让钱塘成为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涌现辈出的大摇篮。
4.建设高水平清廉钱塘。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化作风建设,持续开展“三服务”活动,为企业分忧、为群众解难、为基层减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聚焦“七张清单”,坚决整改巡视、审计、督查等反馈问题。针对村社“三资”管理、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突出政治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强化廉政教育,系统推进清廉阵地建设。严肃查处腐败案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施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健全区委巡察机构,统筹衔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突出清廉单元标杆引领,打造“钱塘廉潮”品牌,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在钱塘大地蔚然成风。
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与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关系,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监督和代表工作;支持政府依法行政,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支持政协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不断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开创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港澳等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和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同志们,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里,这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信坚定,实干争先,高水平打造“智涌钱塘·现代星城”,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而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