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蜀山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龙泉山

  胡中炜

  退休后住在余姚,几位老友来看望我,茶话之余想活动活动身体,我便邀请他们去游余姚城区的龙泉山,几位欣然应允。

  龙泉山就是龙山公园,旧名灵绪山,又称屿山。很多年前,政府将整座山开辟成了龙山公园,供市民和游客锻炼、休闲、游玩。

  我们是从公园的正门(南大门)步入的。进入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大师史树青先生题写的“姚墟古迹”四个镏金大字。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一处转台,转台居中的山壁下有一汪清泉,题名“龙泉”。清泉池中有10多条金鱼正在自由自在地畅游,时而聚成队形,时而散开。我们靠近低头观赏金鱼,它们毫不理会,依然自顾自地游,仿佛是说:“亲们尽管看,只要不打扰我训练。”

  上了第二层平台再左转50米,便到了子陵祠。子陵祠是为纪念汉代高士严子陵而建,为市文保点。严子陵是余姚下河严家村人,东汉著名隐士,余姚四大先贤之一,以高风亮节闻名。他是光武帝刘秀的好友,多次拒绝刘秀要其入朝廷做官的邀请,而选择归隐民间。严子陵“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品质让后人敬仰。

  子陵祠不大,约70平方米。祠内墙壁布满了严子陵生平事迹,中空位置悬挂了16幅当代书法家赞誉子陵先生的书法作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祠内东南角挂有一幅镜框,印有毛泽东对严子陵评价的八个字“力正风俗,传教后世”。

  出了子陵祠前行不远的高处,有一座貌似宏伟的建筑,门口一座石碑上有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明先生讲学处”字样,这里就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讲学的地方。

  王阳明一生治学不倦,成就卓越。他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心学大师,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创立“姚江学派”,使“阳明说”成为近500年来在整个封建社会占据重要地位的学术思潮,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的“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阳明注重讲学传理,其嫡传、再传弟子数千人。他的“阳明心学”流传国内各省,远播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后渐渐影响美国和欧洲的哲学学派。

  阳明先生在龙泉山的讲学处,就在前面我们所说的那座院落里的中天阁。中天阁原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当时盛极一时的余姚学者会集之所,清代被英军焚毁,又于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保存至今。此时,我们一踏入中天阁门槛,立即就能感受到书卷之气迎面、尚学之风沐身。

  游览过“阳明先生讲学处”,我们继续向上攀登,不久就到达龙泉山山顶。站在山顶左侧的观景台远眺,中心城区实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正面清晰可见的是贯穿姚城东西的母亲河——姚江,始建于宋代的通济桥横跨江上,与桥北头的舜江楼交相呼应。姚江南北两岸分布着众多的行政金融机构大楼和商业大厦,使这片以龙泉山为制高点的姚城中心地带呈现出自然风景、古建经典与现代商业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繁荣景象。

  虽然我们的龙泉山之游已过去数月,但龙泉山的葱茂盛景、古建人文以及姚江两岸的都市繁华,会长久地给大家留下美好印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东沙湖观察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蜀山副刊
~~~
~~~
~~~
~~~
~~~
钱塘新区报蜀山副刊04游龙泉山 2025-03-11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