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东沙湖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55830”——这串神秘数字,藏着钱塘未来发展密码

  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效果图

  杭州唯界科技有限公司用数字技术构建“元宇宙工厂”

  记者  郝爽  雷秋红  文  记者  周乐蒙  朱晟  摄

  西子航空成功中标C919中机身项目,计划投资超10亿元建设生产线;“葆元医药”产品己二酸他雷替尼胶囊正式获批上市,成为钱塘首颗自主培育的创新药,也是全省2024年唯一一个上市的一类创新化药……过去这一年,钱塘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而这些成果,都与一个热词有关——新型工业化!

  近年来,不仅多个重要会议提出加强新型工业化相关研究的部署,有关部门也持续“发声”推进新型工业化,将其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面对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双新”挑战,钱塘这个浙江首个、杭州唯一的省级新区该如何抢占身位?当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钱塘又要以怎样的决心,让科技创新的“关键矢量”转化为产业创新的“最大增量”?

  3月7日,钱塘(新)区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亮出了全区新型工业化行动“路线图”,其中提到的“55830”这串神秘数字,又藏着钱塘未来怎样的发展密码?

  “再造一个杭州工业”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制造业投资总量全省第五;蝉联“浙江制造天工鼎”;参与的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岁末年初,钱塘接连晒出发展成绩单,在工业底色之上创新动能持续释放,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开年过后的“新春第一会”上,钱塘更是提出了规上工业总产值要冲刺“4000亿元”这一目标。

  事实上,近几年,钱塘每年都要举行“高质量发展大会”,到如今,已经厚植了足够的信心与底气。

  但今年略有不同,“科技创新引领”6个字眼,不免让人跟开年大火的AI产生联想——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对全球AI发展格局重塑,席卷全球的科技巨震已然拉开序幕。

  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钱塘的反思振聋发聩——作为制造业主平台,钱塘工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产业集群数量全省最多,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上级对钱塘的部署要求,也是钱塘勇挑大梁、实干争先、勇立潮头的发展需求。

  “这条路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设备升级或流程优化,而是从研发到生产全链条的质变、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大会现场,西子势必锐负责人以企业自身探索历程,分享相关经验。

  对此,钱塘早有应对,“一圈一链长一平台一机制一方案”的组织架构,由杭州医药港、大创小镇、钱塘芯谷、临江高科园、前进智造园5个链主产业平台开展统筹协调。

  截至目前,钱塘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已增至5个,涵盖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2个产业集群核心区,以及智能物联、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集成电路3个产业集群协同区,产业集群数量全省最多,为全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出了钱塘贡献。

  而会上发布的“55830”行动方案则让钱塘科技引领新型工业化路径更为明确。这串数字是三年行动方案,具体来说,第一个“5”指形成五千亿级产业规模,第二个“5”指“车药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8”指实施八大行动,“30”指实施三十项具体举措。

  人才入企当“副总”

  作为杭州制造业规模第一的区,钱塘有浙江最大的高教园区,这里集聚了14所高校的25万名师生。如何让高校成果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博士入企”是钱塘“对症下药”推出的一项创新政策。

  如今,“博士专家入企”已成为钱塘一项助企发展的常态化专项服务。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深挖区内企业需求,广贴“英雄榜”,提供线上线下对接渠道,将博士人才柔性引进到企业,实现高校“外脑”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定制专项政策,根据合作成果给予补助,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高校成果转化效率。

  “我在线上平台看到企业发布的技术需求,发现和自己研究领域很匹配,就第一时间揭了榜,成为区里第六期入企服务的博士之一。”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梁素霞,走进区内企业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挑起了光伏电池技术研发的大梁,不仅帮助企业拿到两项发明专利,还和企业一起申请到了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和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截至目前,这项行动已助力847位博士走进258家企业,促成校企技术交易额超4000万元,并形成300余项合作成果。

  在探索中尝到“甜头”的钱塘,以更大的热情和主动性寻求“两新融合”、政校企互动的突破——会上,宣读合力共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倡议书,发挥钱塘科学城创新资源的赋能、转化和落地优势,着眼于大专业、大产业的双向联动,全力构建“一核一轴驱动、一圈双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现场,高校人才和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宽:5家企业向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5位教师颁发企业“科技副总”聘书,后续“科技副总”将充分发挥自己在科研和创新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为企业解决当下的技术难题,并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对接合作,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释放“数实融合”更大能量

  苹果公司推出的头戴式显示设备Vision Pro、微软开发的头戴式显示器HoloLens……来到位于大创小镇的杭州唯界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桌上的这些设备,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一家游戏公司。

  “我们主要做两个产品的研发,第一是虚拟仿真实训的平台,第二是数字孪生的平台。”企业董事长崔绍钧介绍。听上去似乎有些玄乎,他又补充解释:“比如有一座大型工厂,我们通过数据采集,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虚拟‘元宇宙工厂’,使整个工厂运转处于完全数字化、智能化的状态。”

  有了这样的元宇宙技术,只要戴上相关智能设备,专家就可以远程指导工人完成设备检修,企业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情况,提升管理效率。

  钱塘庞大的工业体量领跑杭州,这为“数实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培育建设“未来工厂”,正是钱塘当前着力推进的:这些年来,钱塘紧扣发展要求,全面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速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元宇宙中心”建设。随着对数字经济创新提质的体系化推进,钱塘已逐步构建了以省级元宇宙未来产业先导区为核心,以钱塘信息高等研究院等为支撑,以元宇宙新天地、和达芯谷等产业园区为发展平台的多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截至目前,全区“未来工厂”培育企业累计196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分类别差异化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2.0,持续梳理并推动一批‘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落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区经信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此外,在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方面,钱塘还出台了全市首个支持存量企业内生发展的实施方案,力争2025年推进增资扩产项目100个以上、拉动制造业投资100亿元以上。

  春天的誓言,将在实干创新中化作四季的收获。

  将“产业大区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融入钱塘高质量发展的跃动脉搏,正如钱塘潮涌般从未停歇。新型工业化的钱塘实践,永远在超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东沙湖观察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蜀山副刊
~~~
钱塘新区报东沙湖观察02“55830”——这串神秘数字,藏着钱塘未来发展密码 2025-03-11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