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7月8日,白杨街道邻里社区2024年“小候鸟”暑期班第一期正式开班,来自天南海北的“小候鸟”们齐聚一堂,在这个暑假,他们将在这里生活和学习。
来自福建的小可心已经是第四次参加邻里社区暑期班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她是以志愿者身份来参加的。“我已经上六年级了,之前在暑期班一直受到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照顾,我自己也很想体验一下当志愿者是什么感觉,希望能给第一次来的小朋友们一些帮助。”小可心说。
邻里社区的“小候鸟”暑期班自2011年开始举办,今年已经是其开办的第14年了。今年的暑期班一共两期,第一期从7月8日至7月31日,第二期从8月1日至8月23日,设置了特色课堂、公益课堂、学习乐园、艺术教育、运动健身等课程。“今年还增加了非遗的体验课程。希望用暑期课堂让小朋友们体验丰富多彩的快乐暑期。”邻里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多年深耕,邻里社区暑期班每年报名的人数不断突破新高。社区开始对报名生源进行分流。“一方面,我们鼓励本地生源加入区教育系统开设的暑托班,另一方面鼓励辖区企业积极为员工子女开设暑期课。这样能够为更多有需要的产业工人子女提供关爱。”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这样的分流模式切合我区实际情况。作为浙江省的制造业大区,钱塘聚集了30多万名产业工人,分布了不少像邻里社区这样以产业为主导的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每年暑假,“小候鸟”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爸妈身边团聚。
为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钱塘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尝试。今年暑期,前进街道前悦社区还携手杭州前进智造园产业社区、杭州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小候鸟”暑期夏令营,计划开展吉利汽车工厂研学、手提袋DIY绘制、复古法制作环保书签等“低碳生活周”活动,旨在让产业工人子女度过一个快乐、充实且有意义的暑假。
白杨街道海天社区夏令营则在“海天家校社三方共建”社区青少年品牌支持下,融合知识教学、动手实践、榜样故事、专业场所实地研学多种服务形式,带领辖区青少年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融入社会,用“一米视觉”看海天,感受社区的发展变化。
在义蓬街道头蓬社区,常住的居民以留守老年人及青少年居多。为此,头蓬老街的老街茶馆和老街书房每年暑期总是全程开放,给社区“一老一小”提供活动场地。社区今年还聘请了学校青年教师、高校学生、社区团干部、“五老”讲师团、优秀家长等担任社区志愿辅导员,在暑期班开设非遗技艺体验、红色电影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公益课程……
而在义蓬街道向涛社区“涛芽儿”夏令营里,一场“开蒙礼”开启“涛芽儿”夏令营的第一课。孩子们身着汉服跟随国学导师陆建芬老师沉浸式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体验肃整衣冠、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击鼓明志等开蒙礼仪。除了国学礼仪外,“涛芽儿”夏令营还准备了包括数智AI、诗词阅读、趣味运动等在内的25次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
翻开临江街道高新社区夏令营的课程表,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4点半,孩子们的一天被精彩丰富的课程填满了。从围垦文化之旅到模拟共享法庭,再到烘焙课程、非遗体验……负责此次社区夏令营的恩宝幸福家园“美丽钱塘”项目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26个不同的体验课程。高新社区的孩子们能在公益夏令营中充分挖掘兴趣爱好,收获满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