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东沙湖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江海向开放: 看一座产业新城的中欧之约

  ■通讯员  裴耘  楼志毅

  记者  卢楠

  “这是一片令人振奋的投资热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不久前,意大利阿斯蒂省代表团到访杭州钱塘(新)区江海之城,并许下约定:“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杭州,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此次来访,源自入驻钱塘产业平台江海之城的中欧产业创新中心的“牵线搭桥”。

  近年来,钱塘作为“浙江外资集聚区、数字贸易强区”,积极抢抓国际合作新机遇,全力构筑外贸、外资、外企的“贴心港湾”和开放高地。2022年7月,中欧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入驻江海之城,成为钱塘走好“开放路”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新区新城新活力

  为何选择钱塘,落地江海之城?最大的吸引力来自“新”。

  “新区、新城,意味着会创新、有活力、谋发展、喜开放。”中欧产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基于与政府的黏合性,双方能够坚持开放探索,携手同行、共建共享。”而江海之城所在的钱塘,具备更多“底气”。

  开放底蕴足。作为杭州对外开放集聚度最高的区域,钱塘坐拥经开区、高新区、综保区、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多块国家级牌子,目前已集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近80个,外贸进出口总额多年来保持千亿规模。而江海之城,自建城之初就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

  地缘优势明显。地处长三角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江海之城,距离上海、宁波等长三角节点城市仅2小时不到的车程;同时,钱塘高铁站和萧山机场站的建设,让新区与机场实现“无缝对接”。

  再者,产业契合度高。欧洲的航天航空、机器人、生物医药、智能智造、工业设计等优势产业,与钱塘制造大区的五大主导产业“完美”契合,意味着双方市场对接的适配度更高。

  城市功能完善。为进一步落实“一带两城”战略部署,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杭州钱塘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杭州江海之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江海之城主要开发平台载体,该公司通过三级决策协调推进机制和多元开发模式,引入了青六中路TOD、崇德外国语学校等一大批高质量项目。区域城市界面不断“上新”、城市配套不断补足、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加速蝶变的江海之城的磁吸效应正在放大。

  “只有把开放环境做得更优,才能吸引更多优质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江海之城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新机遇新服务新格局

  当下,江海之城正迎来链接外资市场的新机遇。

  一年多来,在中欧产业创新中心的推动下,杭州钱塘(新)区马尔凯大区及米兰市两大招商办事处成立,并与曼托瓦省、马尔凯大区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这一系列大动作,推动着钱塘“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

  与此同时,中欧产业创新中心常态化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邀请优质项目及投资机构精准对接,搭建创新资源互通互融平台,发挥国内外双向资源优势,在引进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技术、项目和人才的同时,也为国内外高新科技企业提供国际化服务,构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中欧产业创新中心每年举办超12场国内外项目路演、人才项目专场、政策讲解、企业家沙龙等交流活动。通过项目推介会,中欧产业创新中心已与The Hive孵化器、意大利QS集团、Garbage集团等5家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并成功对接瑞典、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的人才项目。

  新生态新举措新前景

  对一座“新城”而言,与机遇并存的,还有“练好内功”的挑战。

  “吸引外资,对一个区域的地缘、政策、营商环境、专业化服务等因素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当地政府提供强大的支持。”中欧产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此,“引进来”的同时,还需要推动着江海之城营商环境的全面提升。

  作为杭州唯一的增值化改革省级试点区(县),钱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赋能江海之城的企服生态。

  比如,钱塘推出系统集成的增值化服务事项,构建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为企服务新生态,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化向增值化全面升级;针对外资企业发展,钱塘出台外资专项政策,深化企业政府政治化服务的改革,精准提供空间、金融、知识产权等要素保障;针对外企人才安居,钱塘推出海外人才新政,一站式提供涵盖住房、交通、教育、医疗暖心服务……

  对中欧产业创新中心来说,这也是一次双赢。“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我们协助外资企业来杭落户和产业资源对接,将欧洲核心技术与中国专精特新相结合,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不止于此,近年来,钱塘以美妆、美食、美居、美服、美生活为主体的“美丽经济”发展正旺,中欧产业创新中心也正谋划借助“美丽经济”的强劲发展之势,对欧洲时尚品牌“敞开大门”,积极协助时尚行业的企业对接当地供应商和市场,与杭州综保区等携手推进中意时尚产业的合作发展。接下来,国际选品中心、国际时尚品牌孵化器等项目有望进一步落地。

  “做企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谋求更多合作共赢的可能,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欧产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携手一座新城,共赴未来之约。在中欧产业创新中心展厅,有序排列着多国国旗,它们旗帜鲜明,熠熠生辉,如同开放之路的前景那般,值得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专题
   第04版:街巷
   第05版:城事
   第06版:教育
   第07版:东沙湖观察
   第08版:文体
~~~
钱塘新区报东沙湖观察07跨越江海向开放: 看一座产业新城的中欧之约 2024-01-19 2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