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20年来,特别是钱塘区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千万工程”工作,眼下,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正在变为现实。
今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即日起,本报推出“‘千万工程’20年 绘制美丽钱塘”系列报道,全面展示钱塘“三农”工作新气象,展现钱塘大地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记者 王基诺 张楠楠 通讯员 陆燕
本报讯 自4月底以来,每到周末,义蓬街道春光村稻梦春光里主题营地就变得十分热闹。烧烤、游乐、卡丁车……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四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作为集观光、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营地,稻梦春光里成为义蓬“美丽经济”新增长极。
但谁能想到,这个吸引了无数游客竞相前来的“网红打卡地”,过去是一片“废弃”的盐碱地。从“脏乱差”向“绿富美”蝶变,是春光村紧紧抓住“千万工程”的契机,挺进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第三批未来乡村创建村行列的真实写照,也是钱塘推进“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出全面部署。由此,一场改变万千乡村面貌、造福千万农民的“千万工程”拉开帷幕。
作为杭州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钱塘自成立以来,就以推进“千万工程”为根本动力,大跨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千万工程”不仅描绘出钱塘“全域美丽”诗画江南的乡村风貌,更演绎出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到“共同富裕典范”的精彩跃迁。
打造特色美丽宜居新农村
环境是乡村的重要承载和资源。今年1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名单。其中,河庄街道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镇”。
作为展现钱塘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窗口之一,河庄街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集田园富饶、产业发展、人才集聚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以江东村为例,该村成功引进“数字乡村”智慧系统,通过将村落按片区进行数据统计,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通过建设六号院康养园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点、老年食堂、村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公益性敬老服务。
在钱塘,像江东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自成风景。一个个美丽乡村的成功建设,见证了我区“千万工程”从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到农房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治乱美化,再到花园乡村、精品村建设、未来乡村建设的接力之路。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钱塘共培育升级美丽乡村示范街道2个、特色精品村5个、精品村19个,实现达标村全覆盖;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特色村1个,市级清廉乡村3个、数字乡村2个,省级未来乡村3个、省清廉乡村1个,建成风景线1条、美丽庭院1.8万户。
集聚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这段时间,河庄街道麦腾生态农园的员工们忙碌着将刚采摘的蔬菜打包装车,这批从“私家菜园”收获的新鲜蔬菜将由冷链物流配送,直达麦腾生态农园客户家中。
麦腾生态农园负责人梁世界介绍,农园以“精品农业”“订单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为定位,打造以传统农业产业为核心,三产融合的现代化都市农园。通过采用农业GAP种植国际标准,并配套实时监测土壤、气象、农作物生长情况及病虫害等数据的智慧农业系统,农园将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的餐桌安全。
据了解,麦腾生态农园还将持续打造现代都市农园新模式。通过打造元宇宙场景,拓展直播电商领域等方式,进一步发挥企业带动乡村产业的引领作用,依托钱塘的优质传统农业生产现状,打造具有钱塘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
近年来,钱塘不断重塑乡村功能,激活村庄经济,唤醒沉睡资源。通过持续推进“土地整治+连片流转+标准农地”模式,成功打造“田城汇”“稻香小镇”等共富农业联合体,并通过盘活共富农房租,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长;鼓励村集体创办“共富加油站”和强村公司,开展物业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使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灵活就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出了钱塘绿岛、螃蟹鹿营地等一批集休闲娱乐和研学教育为一体的主题营地,从而构建“美丽经济”转化机制……“千万工程”让钱塘的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以业为基,抓好发展强村、反哺富村,实现了“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
“千万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乡村振兴,加快实现了村强民富、共强共富。如今,钱塘的“千万工程”仍在不断迭代升级发展。为青山绿水的美景注入共同富裕的振兴动力,让农民经济更富裕,生活更美好,钱塘将以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幅靓丽的乡村美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