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雷锋精神
今年的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在这个光荣神圣的日子,我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钱塘小记者活动——走近支教名师吴志平的课堂,聆听他身上发生的“雷锋故事”。
吴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前段时间去四川雅江县支教的经历与感受:那儿是偏远的高原地区,普通人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住的地方经常停水停电,其他生活条件也很不便。尽管如此,吴老师还是克服艰苦的条件,传授当地老师更先进的教学方法,给孩子们上更系统的课程,辅导他们的学习。
当吴老师看到,这群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许下一个个朴实的新年愿望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帮助孩子们完成心愿。于是他统计了孩子们的愿望单,并呼吁远在千里之外的钱塘小记者们,用爱心行动起来。
山区孩子们的愿望很简单,有的是一辆玩具车,有的是一块滑板,还有的只是一个书包、一个抱枕。作为小记者的我们知道后,纷纷伸出援手,精心准备起这份期盼已久的新年礼物。在从远方发回来的视频中,当地孩子们怀抱精美的新年礼物,集体向我们表示感谢。他们的脸上绽开了如花一般灿烂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喜悦!
当吴老师播放这段视频时,我注意到他的嘴角微微扬起,弯弯的眼睛里散发着慈爱的光芒。其他同学的脸上,也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打心底里为山区孩子们高兴的同时,一股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这不就是从点滴做起,用真诚为他人送去温暖的雷锋精神吗?这不就是涓涓细流汇聚起磅礴力量,用一点微光去照亮更多微光的“螺丝钉”信念吗?正是因为有了吴老师无私的支教与援助,让更多小记者有机会伸出援手,才让相隔千里的小朋友们彼此都感受到这个世界紧密连接的情感。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要学会尊重他人,传递温暖,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我们努力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做一颗积极向上、闪闪发光的“螺丝钉”,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云帆小学
505班 荀天瑜
雷锋精神暖人间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精神代代传。
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当天,我们在云帆小学的报告厅里,见到了从对口协作地区支教回来的吴志平老师。他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要向雷锋学习什么,以及他的援川故事。
雷锋,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人,却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许多人,做了不计其数的好事。雷锋叔叔告诉我们,哪里需要爱心,他就在哪里。就像吴老师一样,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四川雅江的儿童带去知识和温暖。当看到雅江县瓦多乡中心小学传来的照片,小朋友们收到我们钱塘小记者捐赠的文具和衣物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非常开心,虽然相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却永远连在一起。
我要继续学习雷锋精神,始终保持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同时也要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长大后才能像雷锋叔叔和吴老师这样去帮助更多的人。
杭州启成学校
202班 汪聪
学雷锋 从我做起
3月5日,我参加了钱塘小记者团组织的“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聆听雅江县优秀支教教师——吴志平的所见、所闻、所感。
活动一开始,吴老师就问在场小记者:“我们向雷锋学习的,是什么?”这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平常我们都在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但具体学什么,我也有点一知半解。直到听了吴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我们要向他学习的是——爱学习、爱岗位、乐于助人、奉献爱心。当下,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会感恩和好好学习、乐于助人。
从老师的援川故事中,我发现他就是一名“活雷锋”。不畏艰险和苦难,下乡、捐助、培训等,为当地的教师、孩子,乃至整个教育事业都力所能及地作出贡献。吴老师就是我们生动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名钱塘小记者,我也连续两年参加了杭雅同心愿活动。将来,我还会坚持参加此类公益行动。以后我不仅要勤奋学习增长知识,还要多点爱心和善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身边的人。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
402班 田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