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基诺
通讯员 董超君 孙田晓 石庆
本报讯 日前,本报记者接到闻潮派出所辖区居民陈女士爆料,她家所在的楼房靠近马路,每晚6点至9点之间,有一个老年“演奏团”在路边人行道上进行演奏排练,“演奏团”将乐器连接音响,大音响所发出的乐声吵得陈女士的孩子无法静下心来写作业。陈女士也曾主动找该演奏团内的成员沟通,但对方不以为然,无奈之下,陈女士这才给媒体打电话寻求帮助。
次日,记者跟随闻潮派出所民警来到陈女士所在的小区,发现陈女士家的房子在10层,该楼房确实靠近马路。
“他们将二胡和麦克连到音响上,二胡声和唱歌声通过音响传出来,我们在楼上听得‘震耳欲聋’,我家孩子根本就没有办法学习。”陈女士激动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期,不能安心完成作业会对学习成绩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记者随后跟随民警走访老年演奏团,老人们对此事也是深感委屈。
演奏团组织者朱阿姨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想到会扰民,之前天气温暖的时候,演奏团都在附近的江边排练。最近气温越来越低,江边风又大,他们才将排练场地转移到小区附近的人行道旁。
“我们的声音也不是很大,离她家有100多米呢,应该也听不清楚了,再说这也是临时的,等天气好些我们还是喜欢到江边排练。”朱阿姨对民警说道。
由于双方情绪都很激动,在民警的提议下,大家都来到了闻潮派出所。回到派出所后,民警对双方展开了耐心的调解,最终朱阿姨等演奏团成员也意识到了在小区附近演奏是不妥的,也向陈女士表达了歉意,并表示接下来会转移场地并不再使用音响。
> > > 记者手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受到广场舞、露天KTV等高声演奏的影响。在遇到此类事情时,我们首先应互相体谅、相互包容,双方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进行换位思考,尽量采取妥善的方式进行缓和,而不是一味激化矛盾。
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确实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但此前也曾有过广场舞阿姨与篮球小伙因场地问题发生纠纷的事件。如何更好地帮助老年人合理丰富文娱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确实是相关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适时开放相对合适的室内场地,如老年住户在相对紧凑的文化礼堂、多功能活动室等地进行文娱活动,既能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的关心关爱,也能有效减少邻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