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企“抱团式”经营走稳“共富”路

  ■记者  张华颖  通讯员  杨勇

  四月中旬,莴笋进入收割期,在临江街道经四路与纬八路交叉口,萧君瓜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张啸林正在地里忙着收割,收成不错的莴笋让他笑开了颜。

  从2006年刚成立时的13个社员,发展到如今102个社员的庞大队伍,近年来,以萧君瓜果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临江农业企业正通过“抱团式”经营走出临江农业共富路。

  品牌+散户

  集聚发展新动能

  2006年至今,“萧君”品牌在本地市场积攒了不小的口碑和影响力。作为临江农业发展领头羊之一,近几年,“萧君”除了自身发展外,每年为我区有困难的近百户种植散户对接相应的收购商,让散户搭上“共富”列车。

  “到了农产品相应的上市季节,我们会对有销售困难的散户种植情况进行系统统计,联系收购商前来统一收购。”张啸林说去年,仅临江片区的大棚西瓜,我们合作社就帮忙销售了近10万公斤。

  此外,“萧君+散户”的模式也正在集聚发展新动能,合作社为散户优质的产品定制“萧君”的统一包装袋,打上“萧君”logo。这一举措帮助散户销售产品的同时,还让“萧君”这一品牌更具竞争力。张啸林表示,有了散户作为补充,合作社可提供给销售商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种植更加多元化,经营领域得到了有效拓展,渠道优势也更加明显了。

  如今,打上“萧君”logo的西瓜、莴笋、毛豆、水稻等一众产品已经走向了商超、连锁水果品牌店、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不同定位的市场。“这是我们合作社和散户的双赢。”张啸林说。

  “保姆式”服务

  农户省心又省钱

  “张社长,你看我这西瓜叶的样子,打什么药比较好?”当前正处于西瓜生长期,一位散户种植的西瓜叶子出现芽虫,特地前来向张啸林请教处理办法。

  在大棚里转上一圈,张啸林心中便已有了数,将处理办法、农药用量、注意事项等一一告诉农户。在钱塘的土地上与瓜果相伴多年,张啸林种植技术过硬,虽然不是农学科班出身,但他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农技师证书。“对,我就是大家常说的‘土专家’。”张啸林对自己的种植技术十分自信。

  “以前种植西瓜,担心病虫害、担心销路,现在跟着张社长种植,省心又省钱。”一位种植户告诉记者,合作社不仅提供专业种植辅导,还可以一站式采购农资。例如,外面卖300多元一包的肥料,通过合作社购买仅需300元,质量售后都有保障,一年下来还能省不少钱。

  从优质的种子到实惠的肥料,萧君瓜果农业专业合作社“保姆式”一条龙的农业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种植户加入合作社。

  临江街道区域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街道对辖区内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运营进行了规范、提升,通过政策解读、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帮助农户找准各自定位与特色,在辖区内形成功能互补的龙头企业集群。

  提供就业机会

  带动就业向“共富”

  在临江的一片毛豆地里,来自湖南的老陈和妻子正在田地里忙碌。儿子和儿媳在临江的工厂上班,他和妻子在带孙子之余,就来田里当短工。

  “男工330元一天,还能享受到免费的午饭,这样的收入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老陈说,虽然是短工,但是临江这一片田地里的工作机会不少,每年到了西瓜丰收的季节,种植户还会“抢着”招人。

  据悉,仅萧君瓜果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能提供近千个短工工作机会,为周围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临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辖区已集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家;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性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培育提升家庭农场2个,像“萧君+农户”的致富故事还有“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形式。

  下一步,街道将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探索“抱团式”农业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钱塘共富贡献临江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街巷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益智
   第06版:小记者
   第07版:城事
   第08版:专题
~~~
~~~
~~~
~~~
区住建局局长高利忠~~~
钱塘新区报要闻02农企“抱团式”经营走稳“共富”路 2022-04-22 2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