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宇翔 尹思燃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深耕细作人才工作,更是站在新起点上,钱塘区驶向发展新蓝海的重中之重。
报告指出,要推动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聚合力的英才高地。
“听了报告,让我印象最深、最振奋的地方是钱塘区坚持产业立区、创新驱动,全面增强综合实力,科学谋划‘515’产业体系,主导产业不断延链,以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为抓手持续做优创新生态。”区党代表、瑞博(杭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严普查表示,作为研发型企业,创新是该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人才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正是在我区这样的大背景下,该公司充分享受到杭州医药港小镇的优质贴心服务,研发人员从50多人扩充至150多人。随着队伍深度不断提升,公司面对制药行业存在的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建立了多个特色技术平台,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严普查表示,希望钱塘区能在大力引进全球优秀人才的同时,重视区内人才的自主培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专而静的复合型应用研究人才。同时该企业也将继续扎根钱塘,服务全球创新药企。
“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主导产业招引‘高精尖缺’人才。”区党代表、浙江和泽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管凌佩也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取得如今成绩,离不开钱塘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希望钱塘区能继续突出创新特色,创新更具有针对性、吸引力的政策来服务人才,来引才、用才、留才。
据了解,目前我区已通过实施“浙子回归梦钱塘”工程、出台乡村人才扶持政策、推出“人才安居乐业一件事”“钱塘人才卡”特色服务等方式提升钱塘对人才的吸引力。本次报告又指出,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培育多元人才队伍,突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规则的人才,打造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队伍。其中,“培育”“培养”等字眼格外显眼。
作为一名在职研究生,区党代表,河庄街道文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芳一对此深有感触。人才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所在,钱塘区拥有14所高校,汇聚了各类人才,希望钱塘可以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教育、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方面持续发力,并通过定向培养等系列具体举措,将更多高校人才留在钱塘。
“钱塘区是一个青年之城,底色年轻。”区党代表,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罡也认为,钱塘应在未来发展中注重“年轻人“理念,关注年轻的企业家、年轻的创业者及广大年轻群众,更好的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动钱塘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