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升航
前些天,带着女儿逛超市,售卖冰糖葫芦的店铺旁,那台炒制板栗的机器像个显眼包,正卖力地工作着。看着一颗颗板栗在“砂海”间翻滚,好似一群冲浪的精灵,将这股专属秋天的香气洒向空气中。也许是由于长时间无人问津,老板在见到我们驻足观望后,立即热情招呼。出于对板栗的热爱,我们果断买了一斤“时鲜货”。
走出超市,我迫不及待地从袋里掏出一颗,趁热剥开。被热气包裹的果肉一下子跃出壳外,我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仿佛秋天的味道在这一刻尽情绽放。女儿站在一旁,看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口水都忍不住流了下来。给她尝了“甜头”后,她便索求不停。我想,这大概就是“千果之王”独特的魅力吧,让人一尝便难以忘怀。
走在回家路上,我与爱人和女儿分享板栗的丰收过程。
每年秋天是板栗成熟的季节,记忆中,我小时候最喜欢提个小竹篮跟在爷爷奶奶后面去打板栗。爷爷个子不高,但他打板栗的技术十分高超。一根长长的竹竿,一起一落稳稳地敲打着。随着竹竿的拍打声,长满刺的板栗蒲一个接一个地从树上滚落下来,像顽皮的孩子追逐打闹般在大地上滚动、跳跃。刚打下来的栗蒲,像极了一个个披着绿色毛衣的小刺猬,有的还没开口,紧紧包裹着身体;有些个头大的已经等不及笑裂了嘴,探出褐色脑袋向四周张望。胆小的我总是躲得远远的,生怕被这玩意儿砸中,而奶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用她那习惯了劳作的双手,把掺杂在草叶和泥土中的板栗拾起,轻轻地放入竹篮中。她的动作娴熟而沉稳,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待爷爷结束敲打,我才敢重回板栗树下,时而帮助、时而好奇地捡起那些掉落的板栗,感受、品味着丰收的乐趣。
回到家里,奶奶会把满满一篮子的板栗倒在地上,然后只用一把剪刀,完成“开蒲”工作。奶奶会坐在小板凳上,一只脚踩住带刺的板栗蒲,用剪刀撬开硬壳后,藏在里面的板栗便掉落下来,如遇几个特别顽固不愿出来的,奶奶会用剪刀助它们一臂之力。
板栗剥完后,爷爷便会拿着扫把打扫“战场”,他会将那些蒲壳装在蛇皮袋里,然后重新倒在板栗树下,待到分解后作为来年板栗生长所需的养料,这就是农民的智慧吧。
而那一个个从蒲中剥出的板栗,奶奶会先给它们洗个澡,然后再给它们泡上一个“盐水浴”。奶奶说,这是年轻时摸索出来的方法,这样做的板栗会更香甜。那些浸泡过的板栗,每一个在挨上十字花刀后,才会放入铁锅中进行蒸煮。渐渐地,板栗开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香气既有田野的芬芳,也有泥土的纯朴;既有秋日的甜美,也有时光的醇厚。当香味弥漫整个屋子,我便开始迫不及待地守在铁锅旁,等着出锅的那一刻。锅盖掀开,热腾腾的蒸汽从锅中升起,一颗颗板栗带着满满的秋意,从时间的洪流中跃出。拿起一颗,放进嘴里咬上一口,甜香温润、软软糯糯,有一种治愈的力量从舌尖弥漫,沿着喉咙直达心田。从那时起,我便对板栗情有独钟。
随着故事的结束,女儿已在爱人的怀抱中进入梦乡。手中的那袋糖炒板栗仿佛还没听够我们的故事,纷纷进了我的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