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民生谋共富 群众美好生活版图越扩越大 2024年02月06日  姚怡婷

  ■记者  姚怡婷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过去一年,钱塘聚力民生共富,一件件稳中求进的工作部署,一个个清晰明确的任务目标,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布全省首个网络直播行业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深入推进网签电子劳动合同,截至2023年11月新增网签劳动合同46738份,全市排名第二;成功建设省级健康区,2023年再获健康中国创新案例;创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市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市儿童友好型社区7个……刚刚过去的一年,钱塘紧密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将民生实事真正办到民众的心坎上,群众美好生活的版图越扩越大。

  切中就业成才热点难点  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钱塘在发放各类稳岗惠企资金的同时,还实施重点就业群体清单式管理,帮扶就业。2023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6447人。累计发放各项稳岗惠企政策资金4600余万元,惠及企业3302家次,开展无偿资助企业评审123家,推进省部共建钱塘区留创园,388家留创企业扎根钱塘。同时,实施重点就业群体清单式管理,联动帮扶28669人次,帮扶实现就业1109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23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337人。发放各类重点群体社保补贴和就业补贴2200余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亿余元。一系列“组合拳”为保就业、稳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钱塘以产业立区、兴区。产业工人,是这座新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2023年,钱塘区聚焦产才双向融合,新增技能人才1163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221人;构建“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模式,实施“蓝领成才”工程,联合区内7所高校定制近50门技工亟需的技能课程,组织开展企业参加各类招聘活动60场,提供岗位5.2万个。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主体,也是钱塘活力所在。坐拥全省最大的高教园区,14所高校、25万师生是钱塘发展的宝贵财富。过去一年,钱塘出炉《钱塘校融·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8139人,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906家,累计6940家。联合区内14所高校举办“走近钱塘”系列活动,举办各类高校招聘活动35场,推出岗位超4.2万个,实现青年人才资源在钱塘汇聚;推广青年人才驿站,已为6640名毕业求职者办理入住;受理应往届毕业生生活补贴24164人次,发放补贴23597万元;全区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0家,累计43家,累计数居全市第三。

  在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不断提高社保、医保参保率,让基础性、兜底性的社会保障体系网络越织越密。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14%,全区户籍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99.5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化医保公共服务经办模式,全面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

  聚焦“健康钱塘”建设  擦亮普惠为民底色

  创建省级健康区,深入推进“健康钱塘”建设;引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浙医一院钱塘院区),支持邵逸夫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构筑健康保障硬核支撑;为5万名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新增托育机构5家、普惠托位630个……2023年,钱塘聚焦健康钱塘建设,谱写暖心篇章,幸福健康的生活,正在不断浸润每一个钱塘人。

  幼儿阅读区、儿童游乐区、阅读绘本区……河庄街道群欢村婴幼儿成长驿站,环境整洁明亮,色彩温馨,硬件设施和各类服务一应俱全。“除了作为婴幼儿日常休闲游玩的场所,我们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面向家长开展婴幼儿养育技能提升专业课堂,让科学养育技能进村社、进家庭。”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我区切实抓好婴幼儿照护工作,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优学,逐步构建起全链条、一体化善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质量有保证、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15分钟照护圈服务。辖区全年新增托育机构5家,新增托位1195个,其中普惠托位1021个。同时,持续推进打造“钱塘善育”金名片,开设幼儿园托育部75家,社会办托育机构23家,提供托位3515个,努力为1.3万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医养教”生育友好支持环境。

  高龄老人独居安全问题、失能老人专业照护需求等养老服务中的痛点、难点也同样重要。钱塘区双管齐下,不仅深入推进“社区大照护”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制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方案,还借助“数字之力”,为居住在本区年满80周岁的孤寡独居老人安装智能门磁、人体红外感应器、紧急呼叫器等“安居守护”数智套件,借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提升养老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我区还成功创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市级示范型老年友好社区3个,为5万名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11497名老年人开展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托起老年幸福梦。

  立柱架梁、夯基提质,良好的健康体系还需要医疗工程建设的持续“加码”。钱塘推进省中医院门诊楼和国家中医药创新传承工程建设,投用市急救中心城东急救站、区妇幼保健院、区职业健康体检中心,建设区临床检验检测中心(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义蓬社卫中心新院区,引入市一医院下沙院区,启动医药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医疗和公共卫生的保障体系正全面优化。

  打造更多文体旅“共富圈”

  美好生活在“家门口”

  在义蓬街道火星村,连片打造的百亩稻田里,可以深度感受田园风光,该村与省农科院合作的试点项目——火星七彩小番茄,更是吸引不少家庭周末亲子游;在春光村,区级稻梦春光里项目打造的“千亩良田”、亲子教育等融合研学教育多位一体业态,正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农业基础,发展集农耕文明、观赏、娱乐、体验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23年,钱塘乡村文旅融合工程获得新进展:高标准建成2个乡村博物馆,2个村庄入围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新增AAA级景区村庄6个、浙江省A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2家,累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30场次,全民健身苑点村社覆盖率100%……

  此外,文化惠民活动不断开展。2023年,“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金沙湖大剧院累计演出180余场次,吸引观众游客超30万人次;钱塘高标准建成18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个城市书房、1个文化驿站,区图书馆、非遗馆项目按计划推进;钱塘累计开展文艺赋美活动2300余场次,群众真实可感的一次演出、一次阅读、一次体验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过去一年,钱塘高标准完成杭州亚(残)运会保障任务,全民奉献亚运氛围浓厚。举办重要赛事60多场、全民健身体育赛事700余场,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2.3万平方米,全民健身热潮持续涌动。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接力点。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也是推进钱塘民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钱塘将继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广泛发动力量,让老百姓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擦亮共富路上的前行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