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人民政府区长 沈燕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转型机遇与风险挑战叠加的复杂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全面践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推进“四个全域”,全力实施经济稳进提质九大攻坚行动,构建共同富裕“一图一方案六清单”,攻坚克难、承压奋进,较好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6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同口径)增长9.9%;取得经开区全国第九、高新区全省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综保区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双A”类;荣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区,首次摘得全省改革突破奖,首次创成省级平安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入选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一年来主要工作及成效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齐心协力战疫情、促发展,经济运行平稳有序。牢牢守护群众健康。认真执行各项优化防控措施,高效落实“七大机制”,攻坚启用健康驿站,从严守好入城大门、社区小门,及时把握防控转段要求,动态调整防控重心,“以快制快”打赢了多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力求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面打赢投资赛马。落地“152”项目9个,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2.2亿元。出让工业用地3016亩,供应标准厂房1109亩,体量均居全市第一。制造业投资增长34.6%,连续两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全省推广。倾力实施助企纾困。强化逆周期经济运行调度,出台“领飞计划”50条、稳岗促产新十条等系列政策,兑现各类惠企政策34亿元,为企业减负降本54.6亿元,减免房租1.79亿元。逆势新增“四上”企业275家、拟上市过会企业6家。积极促进消费回补。实施“钱产车”带牌销售,发放政府消费券3500万元,开展区产汽车“嗨购节”等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近16亿元,消费信心逐步恢复。
(二)一以贯之固根基、优结构,现代产业体系集聚成势。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芯智造”上榜省“链长制”优秀示范试点,临床试验药品数量增长73%,晶圆制造产值占全省比重超三分之一。医药港入围健康中国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大创小镇命名省级特色小镇。智能汽车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跃升千亿规模,吉利、广汽产值新上百亿,乘用车产量占全市95%以上。航空航天产业产值增长83.8%。中策、顾家、金鱼电器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新增浙江制造品牌9家。夯实现代服务业基础。编制现代服务业规划,构建“5-4-X”发展矩阵。创建省级冷链骨干基地1家、冷链物流园2家,成立制造业销售总部4家。引进美丽项目10个,美丽经济营收突破千亿。金沙吾角商圈入选市级夜经济集聚培育区,金沙湖休闲商业特色街获评市级商业特色街。钱塘科学城核心区获评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转型升级更进一步。启动存量工业用地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盘活用地8000亩,13家企业获评“省制造业重点行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坚持供地、供楼并行,开工工业综合体7个、157万平方米。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钱塘元宇宙新天地开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4%。完成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64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2%,新认定市级以上“未来工厂”15家。
(三)坚定不移强创新、增动能,发展活力充分迸发。钱塘科学城建设深入推进。发布战略规划,启动“科创+”计划,有效破解7个高校的产权办证历史难题,签订新一轮区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中科院医学所二期开工建设。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3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3.1%,“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一件事”获全国试点。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