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霖
乘风破浪,打开新局。这一年,钱塘区聚力攻坚,通道路、保民生,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用跬步涓流的踏实交上了一张高分答卷!
“第一次走新修好的文海南路到单位,实现上班时间、油耗下降50%!”2022年年中,家住白杨街道伊萨卡国际城的宋先生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引来众多好友点赞。
以往,从我区文海南路到主城区中山路的这条上班之路,总要“逼迫”宋先生早起晚归。“文海南路经常有大型货车经过,导致路面坑洼,哪里都不好走。”宋先生说,此前,文海南路路面上到处是修补后留下的“补丁”,有的地方甚至是“补丁”叠着“补丁”,周边群众为此叫苦不迭。城管部门也进行过多次维护。但“零敲碎打”式的修补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如果不对路基进行处理,而是继续“打补丁”,只能治标不治本。
今年,我区着力开展道路整治工程,通过局部灌注水泥砼和道路基层重建等方式,对部分破坏严重的路段路面结构层进行处理。从根本上对道路环境进行整治。此外,我区深入开展“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完成之江东路等19条通勤道路平路提升改造,区域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一年来,钱塘区坚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推动城事品质提升和文体事业不断发展,亚运轮滑馆、击剑馆、手球馆、滑板公园等亚运场馆均已完工,金沙湖大剧院、金沙湖公园、城市书房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华丽亮相。结合亚组委相关文件要求和钱塘实际,我区还排定了道路整治、景观提升、特色街区打造等17个整治项目,进一步扮靓城市面貌。
在看得见的未来,随着一座座文化地标相继落成,钱塘人的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走几步路就能在专业场地轮滑、攀岩,在家门口观看歌剧表演、国际赛事等,这些都将一一成为现实。
如何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生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像老旧小区改造,就是钱塘提交的答卷之一。
走进临江街道临江佳苑小区,入目是崭新的居民小楼,花繁草茂的绿带植被,整个小区焕发着青春洋溢的气息。如不点破,不会有人知道,在一年多以前,临江佳苑还“痼疾缠身”。屋顶漏水、外墙脱落、基础设施落后……老旧小区的种种问题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
长期以来,临江佳苑存在着人员流动性较大、“一老一少”基础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通过电梯加装、儿童设施增设、消防及监控设施改造等措施完善小区‘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和安全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的临江佳苑,楼房整洁、设施齐全、绿化完备,满足了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多样化需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自2019年以来,钱塘区已经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个,涉及改造3430户。预计2024年底,全面完成28个小区改造,24075户住户将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