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莉莎 王梦旦 钱圆
2022年浙江省“春蚕奖” 钱塘两位教师上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而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与教师相关的篇章。

  近年来,钱塘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在全国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走近两位省“春蚕奖”获得者,感受他们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团队建设上的闪亮风采。

  陶劲松:“求索”美好教育新征程

  改革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临江小学有一根“定海神针”,带动学校发展,牢牢稳定师生、家长的心。“陶校长打造的‘学后乐园’‘开心农场’寓教于学,孩子们更热爱学习了。”这位让家长们一致夸赞的人,就是临江小学校长陶劲松,也是2022年浙江省“春蚕奖”的得主。

  32年来扎根农村和边远垦区,陶劲松忠于职守,务实工作,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促学校内涵发展、打造美好教育”的办学理念,为临江街道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自2021年8月担任临江小学校长以来,陶劲松深入课堂开展调研,结合学校实际,用心筹谋三年行动计划,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蓝图,并启动青荷学堂建设,引入名师工作室,培养骨干教师。

  “我们要让每个项目都能做出成效、做出特色。”陶劲松将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教育双管齐下,积极推进“学练赛一体化”体育课堂。在这种理念的熏陶下,不仅校足球队在江东赛区获得女子组冠军、男子组亚军,学校自身也获评区首批“悦动学校”、区首届健康示范单位。

  构建“三融”课程体系,打造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陶劲松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促学校内涵发展、打造美好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改善学校各项建设。针对生源情况,陶劲松积极与公交、交警部门对接,开通“求知公交专线”,有效解决临江片区家长接送难问题,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增强百姓幸福感。

  回望教学生涯,对陶劲松来说,最艰苦的还是2011年。“那时候刚刚接手临江新城实验学校,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校舍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多为民工子弟,流动性很大,教师信心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也跟不上,说是当时萧山相对落后的学校也不为过。”了解到学校发展情况,陶劲松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2013年9月,占地55亩、拥有36个班规模配置的新校区投入使用,为全体教职工一起办好这所学校注入了信心与底气。陶劲松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通过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短短5年内,临江新城实验学校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形象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学校、钱塘区课改示范学校、民族教育基地等几十项荣誉,都标志着陶劲松的努力没有白费。

  陶劲松坚信:“一个好教师,可以带出一批好学生;一群好教师,能够造就一所好学校。”在临江新城实验学校任职的10年间,陶劲松摸索出了一条“融合多元,自然成长”的开创性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21个省市自治区,14个少数民族。在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能够融合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成长。”据悉,仅2020学年,临江新城实验学校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比赛共获奖项160多个。

  展望未来,其深感责任重大,“如今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成长,更加期待美好教育。”陶劲松说,“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作为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校长,我将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拼搏的精神、带领全体教工快乐有为地工作,为打造‘五好五全’的‘钱塘优学’共富金名片作出应有贡献!”

  汪晓:跨江发展的先行者

  教育共富的践行者

  扎根钱塘12年,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成为一名校级干部,历经四所学校,成为一名跨江发展的先行者。他就是钱塘区新湾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汪晓。

  汪晓出生于千岛湖畔,逐梦于钱塘两岸。1995年,20岁的汪晓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科学教师。从步入教坛的第一天起,汪晓几乎天天“泡”在学校,一步步沉淀、积累自己,逐步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2010年,初到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任科学老师之时,汪晓已经在家乡学校任职中层干部九年整。对于任何一个在自己职业领域已小有成就的人而言,选择从零开始都需要巨大的勇气。而他却愿意将丰富的阅历“雪藏”,全新起航。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优秀的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能凭借自身的才干,谱写精彩篇章。2011年,汪晓通过后备干部选拔,成为文海实验学校初中部教学处主任。2013年,汪晓调职下沙中学任教学副校长。2016年,调任学正中学副校长。2019年,钱塘新区设立,汪晓作为第一批跨江交流的老师,跨江而来,担任新湾中学校长。

  彼时大江东片区的教学环境与下沙片区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汪晓发现,原先采用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已经不适用。如何助力新湾教育发展,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立足新湾“钱塘枢纽·高铁新城”的定位,实现教育共富,成为汪晓思考最灼热的问题。

  为此,他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环扣式学教策略”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载体和抓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很好地把握重难点;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学生易接受,掌握程度较高,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2020年,课题成果《三生三适——基于差异化作业设计的教师研教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获杭州市三等奖。

  “教师是学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在新湾中学,汪晓领着老师们做课题,手把手地教老师,真正践行行动研究。2021年,其课题《分层进阶·聚焦发展——立德树人背景下借沙地课程构建育人新体系》获杭州市规划课题三等奖。

  今年,钱塘区《“钱塘优学”全方位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8月临江新城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学生、教师来到新湾中学就读、教学。目前学校共有1153名学生、103名教师,作为校长,汪晓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迈进的步伐更稳了。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为积极落实两校合并工作,充分做好融合准备。开学前,汪晓多次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们沟通。为解决偏远区域学生上学路程问题,他屡次对接公交公司安排专场接送,专门到迎新报到点、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地与新生交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学,帮助学生融入校园生活,“学校就是学生们的大家庭。”他时刻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7年来,汪晓以校为家,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27年来,他以教为本,坚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大胆推行教学改革,积极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并改正不足。27年来,他以梦为马,凭借教育教学管理上的突出成绩,获得了多个荣誉和奖项,杭州市“三育人”先进、杭州市教坛新秀等。日前,他又荣获2022年浙江省“春蚕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许莉莎 王梦旦 钱圆~~~
钱塘新区报专题082022年浙江省“春蚕奖” 钱塘两位教师上榜 2022-09-09 2 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