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红燕
近日,钱塘区河庄街道东沙湖社区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社区所有人的努力,东沙湖社区成为浙江省未来社区创建单位。“我希望能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具有自己发展特色的未来社区,让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燕军表示。
来燕军是河庄街道东沙湖社区书记、主任,已经扎根基层13年。一直以来,他都坚信自己在广袤的农村,也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放弃两次“进城”的机会
有一种青春叫“坚守”
如今,三十多岁的来燕军已经扎根基层13年。作为土生土长的钱塘人,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脚下这片土地。
来燕军大学所学专业是新闻学,大学期间曾在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实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也顺利获得了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机会,二十来岁的来燕军面临了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选择。“一方面是我专业所学的媒体行业,一方面是去农村当村官,当时的我很是纠结。”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回到农村当起了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
2012年是来燕军在农村工作的第四年,当时他还是河庄街道民主村村主任。就是在这一年,来燕军再拥有一次“进城”的机会:他参加了杭州公务员考试,并成功考进杭州市公安局。就在一家人都十分欣喜的时候,知道消息的村民们却纷纷来到村委会,想要留下来燕军。在村民眼里,他年轻,有想法、有思路、有魄力,村里正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这成为来燕军职业生涯面临的第二次重要选择。
“我们民主村在你们新一届村委班子带领下刚刚有起色,我们舍不得你走。”“留下吧,我们村真的很需要你……”听着村民一句句挽留的话语,来燕军被他们的所真诚打动,在一次次矛盾、犹豫、挣扎中,顶着全家人都不赞成的压力,来燕军还是选择留在了民主村:“我是土生土长民主村人,我想把这里建好。”
带领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有一种青春叫“初心”
决定留在农村“筑梦”的来燕军,沉下心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民主村的建设上面。
刚来民主村的时候,来燕军负责分管农业工作。由于自己对农业方面专业知识的欠缺,他经常跑去田间地头请教农户,或者就去老一辈村长家里请教相关经验。在来燕军眼里,只有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
村里的事务是棘手且繁琐的,每天来燕军的办公室都会迎来很多“客人”,有的是邻居间土地占用的问题,有的是家庭里兄弟几人经济利益矛盾,有的是村子拆迁问题……大事小事,村民都想在村长来燕军这里找个解决办法。“新闻专业的‘加成’,也让我在与老百姓打交道上面有来一定的优势。”遇到矛盾,来燕军经常牵头找来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聊,一次不行就两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地,村民也越来越信任这个靠谱的村长。“直到现在,我已经离开民主村了,村民们依旧还会打电话来咨询我,让我帮忙解决问题。”
在村里工作的前两年,除了和妻子结婚外,他没有放过一天假。在来燕军所在的村委班子带领下,加强村里的道路、水渠沟、文化家园、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核准宅基地、口粮地、承包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基地、粮食功能区等项目创建工作,改善道路年久失修、村容村貌落后等问题……村集体经济也从负债变成了营利,如今逢年过节每户村民都可以收到分红。
看着村民们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笑容一天比一天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来燕军认为,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的梦想已经实现。
杭州市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杭州五四青年奖章、浙江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萧山区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大江东产业聚集区G20峰会先进个人、2021钱塘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至今13年的坚持,来燕军的履历越来越丰富。随着东沙湖社区“未来社区”的创建,接下来,来燕军有了新的工作规划:“数字赋能运用到垃圾分类、人口管理、邻里中心建设中来,让社区管理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