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红燕 通讯员 蒋钰环
每天早上九点左右,在中策橡胶集团的交通治理工作站(以下简称“交治站”),几十名司机“重回”课堂,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教育课正在成为这里的一种新“潮流”。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是杭州一家知名轮胎上市企业,企业轮胎运输需求大,但该企业无自有车辆,货物运输以协议车队及临时平台呼叫运力为主。作为黄牌货车的使用”“大户”,中策橡胶成为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黄牌货车专项治理专班推广企业交治站建设、落地“一码一图”管理的试点企业,探索企业交通治理新模式。
2020年6月,中策橡胶交治站在钱塘交警大队的指导下“破壳而生”,作为下沙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交治站,配备有最多能容纳40人的主宣教室、专门针对违章驾驶员进行面对面教育,也被驾驶员们戏称“小黑屋”。“小黑屋”还与中策橡胶驾驶舱联网,能够为驾驶员日常宣教、申领电子驾驶证以及“三色码”、驾驶员“三色码”的扣分、驾驶员两次安全考试等十多种功能事项集成管理。钱塘交警大队月雅桥中队副队长李国荣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中策橡胶交治站已累计宣教6000余人,交治站针对承运单位黄牌货车驾驶员累计培训68场,培训驾驶员408人,共完成126次考试。“自从成立交治站、绑定驾驶舱以来,违法和事故有了大幅度下降,伤亡事故0起,目前无违法已保持160余天,无事故已保持280余天。”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表示。
“你已经出现闭眼情况超过5秒,请靠边休息。”一辆黄牌货车正进行货运工作,如果司机由于长途驾驶已经出现疲惫状态,驾驶舱的语音播报及时叫醒,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交通事故。除了“小黑屋”,在工程车安装的智能硬件上,全流程监管成了重要解题思路。“黄牌货运车辆普遍是长途货运,为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安装的智能设备硬件后,监控将24小时盯牢驾驶员。”李国荣说,有了这个“千里眼”,驾驶员抽烟、看手机等小动作等尽收眼底。每隔一段时间,设备还会把储存数据,精细化整理后反馈给企业和管理部门,对各项违规情况前几名承运企业或车队进行约谈。如今,中策橡胶集团下承运企业安装智能设备的车辆覆盖率已经超过60%,数字赋能成为中策橡胶集团黄牌货运车辆安全保障的一剂强心剂。
从利用交治站提前“干预”,到安装科技平台进行全方位管理再到定期处理违规情况,“中策样板”形成了这一整闭环,将黄牌货运车辆的交通安全做好做实。它的成功实践,也意味钱塘区的黄牌货运车辆管理的“难点”“痛点”能沿着这条路,剖析问题并悉数解决。
如今,包括百世在内的越来越多物流货运企业正在开始学习“中策样板”,依靠其实践之路,将企业交通治理变成把牢交通安全的一股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