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品尝“春天第一鲜” 2024年03月06日  王基诺

  ■记者  王基诺

  本报讯  随着天气渐渐暖和,有着“春天第一鲜”美誉的春笋也陆续上市。这几天,在钱塘的许多农贸市场,都出现了它的身影。不仅如此,最近春笋的价格还大幅下降,甚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价。

  在白杨街道六号大街附近的一家农贸市场,记者看到春笋的价格在14元/公斤左右。摊主赵先生介绍,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劲爽的“价格风暴”,主要是因为批发价较之前有了大幅度下降。“春笋之前在批发市场的普遍价格一直在50元/公斤左右,但近半个月以来,已经下降到8元/公斤,最近略微有所提升,维持在12元/公斤左右。”

  在河庄农贸市场,记者了解到,去年春笋刚上市时,价格曾高达60多元一公斤。随着大量春笋上市,现在单价也低至13元/公斤。

  记者在采访有关部门后得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自去年10月份以来,气温比较高、雨水较为充足,春笋的生长环境非常理想,所以今年春笋的产量比往年多很多,价格也相应有所降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春笋虽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也应控制数量,切莫多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专家介绍,春笋中含有一些难以溶解的物质,如粗纤维、草酸和鞣酸等,如果过量使用或连续多天食用,会对人体营养吸收造成一定困扰,加重肠胃的负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反酸等不适症状。如果是没有胃肠疾病的普通人,每周建议吃1到2次春笋,每次食用量需控制在100克内。老年人、小孩、大病初愈者和一些有特殊体质或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则要减少吃或避免吃。

  随着春天的到来,钱塘市民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需要注意的是,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重健康。